阿嬤的厝-古建筑展再現經典技藝
近日,一場名為《阿嬤的厝》的古建筑展,在漳州市圖書館開幕。這次展覽以閩南阿嬤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展出斗拱、雀替、額枋等百余件閩南古厝木雕構件,再現了閩南古厝里的生活場景。為這次展會提供展品的,是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會。
福建古厝文化的保護與復興,離不開那些精于本土營造技藝的匠人。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會的古厝營造師們正試圖為古厝文化探尋更多的應用場景,并植入商業模式,為傳統匠人創造更大的生存空間。
漸行漸遠的古厝記憶
今年68歲的龍海人林明中,從12歲起就跟著村里的泥水匠學習建厝。木作、泥塑、彩繪、剪瓷雕……林明中掌握著“起大厝”的全套工序。“那時,油漆要自己用桐油煮制,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火候要求。”林明中說,“1983年開始,漳州農村興起了一場重建宗祠寺廟的熱潮,我先后參與了數百個工程的建造,那時建筑匠人社會地位很高,被東家奉為座上賓。”
近年來,傳統匠人日益感到失落。讓林明中倍感遺憾的是,百年傳承的古厝營造技藝正逐漸失傳,傳統匠人的生存空間日趨收窄。“棉花灰雕曾是閩南民居中的重要裝飾,是將棉花與石灰攪拌后,捏制成人形、鳥獸,用于裝點門面,具有綿潤的視覺效果。”林明中說,自己是漳州為數不多掌握著這門手藝的老師傅。
眼下,仿古建筑又開始在各地流行,但一線工人的技藝水平不容樂觀,建筑效果常常只得其形,未得其神。“閩南傳統民居建筑,有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遵循著傳統的禮制規范。”林明中說,像閩南特有的屋脊形態“燕尾脊”與“和尚頭”,什么時候采用什么樣的屋脊,相互之間如何排列,都有嚴格規范,現在不少仿古工程卻亂了章法。
稀缺的還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傳統建材。油標磚是閩南地區特有的用料,燒制過程中,磚體邊緣自然形成的黑色煙漬是其顯著標志。如今,僅有龍海顏厝、泉州晉江等少數磚廠還在生產,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現在市面上有些磚面的煙漬多為人為涂抹,失去了古法工藝的原汁原味。
林明中發起成立福建古厝文化研究會,他的動力來自于,要保護和復興失落的古厝營造技藝,為本土匠人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林明中的情懷也得到了不少力量的支持。目前,古厝研究會匯集了10余名省內古建領域的專家,擁有會員單位及個人會員300余個。
再現福建古厝營造技藝
福建古厝文化研究會首先做的是展現能夠代表福建建筑文化的建筑構件,再現傳統古厝營造技藝。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們收集并制作了近千件木作、泥塑、彩繪、施工模型等古厝構件。
“紅磚白墻燕尾脊,馬背騎樓和尚頭,閩南傳統民居富麗鮮明的建筑風格,在傳統漢族民居中并不多見。”林明中制作了一套“燕尾脊”“和尚頭”施工模型,意在展現其獨特的建造工藝。
閩南大厝在細節上十分考究,牌樓面、屋脊、水車堵等處,都是裝飾重點,剪瓷雕、漆線畫、螺鈿等特有工藝在這些地方廣泛應用。剪瓷雕最初是出于廢物利用的目的,將瓷器碎片拼貼成各式造型,用于建筑裝飾。螺鈿則是閩南地區海洋文化的印證,由當地匠人就地取材,將貝類碎殼作為拼貼飾品。現如今,這項工藝已經失傳。
番仔樓中廣泛使用的琉璃花窗、瓷瓶欄桿、琉璃墻磚等南洋元素,也是重點展示對象。在林明中看來,中西合璧的番仔樓是閩南建筑史上不可缺失的一環,它反映的是百年前閩南人下南洋打拼,并促進區域文化交融的一段歷史。
舊物展覽僅僅是傳承福建古厝文化的一個方面。福建省新龍騰文物古建筑有限公司主要的業務是古建修繕與復古工程建造。公司負責人周瑞玲認為,古厝文化的傳承,關鍵在于讓傳統營造工藝有用武之地,本土工匠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如今,他們的古法營造工藝已經在不少市政工程中得到實踐。
漳州閩南文化生態走廊項目,是新龍騰公司的代表作之一。該項目沿途新建6座驛站,分別以漳州各地知
名古厝為原型,旨在展現城市歷史文脈。位于324國道與134鄉道交界處的檺林驛站,便是以長泰朱一貴故居、葉文龍故居以及角美鼎爐厝為建筑藍本。它們都是遵循傳統營造工藝的閩南大厝典范。朱一貴故居的燕尾脊上,雕刻著四時花果,體現著閩南地域特色。鼎爐厝則在細節上融入石雕、木雕、瓷雕、磚雕和灰雕等工藝。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林明中團隊通過傳幫帶,培養了一支古厝營造師隊伍,他們中既有一線建筑工匠,也有土木工程專業的在校生。林明中表示:“如果政府部門能夠進行資金支持,我們這些老匠人,愿意開設常態化培訓班,講授全套閩南大厝營造技藝。”
古厝文化的商業化探索
傳承福建古厝文化的另一個路徑在于,為古建營造工藝尋找更多應用場景,并導入現代商業模式,實現靜態保護與動態傳承的結合。周瑞玲嘗試的第一個方案,便是為古厝文化植入時興的旅游業態。去年11月,周瑞玲發起了“好所在·八閩古厝行”計劃,開發古厝深度游,讓游客觀賞傳統建筑文化,體驗傳統民居中的生活場景,感受在地風土人情。
古厝行的第一站位于漳浦縣赤嶺鄉,這是全省畬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鄉。在赤嶺鄉,游客們領略了鐘玉堂、頂西藍氏家宅等當地傳統建筑風貌。其中,頂西藍氏家宅又被稱為大厝,府第規模宏大,府第內建造土樓,形成院城格局,代表了當時閩南地區建筑工藝的較高水準。這從當地俗諺“有頂西富,也無頂西厝”中可見一斑。除了建筑文化,游客們還在畬鄉體驗了手工豆脯餅制作工藝,觀賞了藍公主領銜的山哈魂表演。
“數量巨大的福建古厝,本身就是個值得開發的大IP(知識產權)。未來,我們將與旅游公司合作,開發出更多古厝深度游線路與產品,觀賞古民居風情,體驗古建營造工藝,吃遍八閩美食,感受各地風土人情。”周瑞玲認為,古民居的適度開發是動態保護的一大方向,但這個過程中,選擇什么樣的商業模式,如何處理好旅游開發與原住民的利益關系,仍需政策的引導。他希望未來能夠通過實地調研,對接政府,為政府決策提供更多參考,呼喚更加接地氣的政策出臺。
商業探索的另一個方向,是古厝文創產品的開發。福建古厝同樣有文創開發的空間。“譬如,以古厝為藍本,開發出文教產品,讓用戶根據圖紙,利用工具制作木構件,并組合出古厝模型,在整個過程中認識福建古厝營造工藝。”在周瑞玲看來,古厝文創產品將在旅游與教育領域大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