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鈐,這個不該被遺忘的民國營造大師!
說起近代著名的建筑大師,你能夠脫口而出的有幾個?梁思成?只知道梁思成?有一個人,梁思成都得叫一句老師。沒有他,就不可能在上個世紀30年代出現像梁思成這樣的建筑學領軍人物。
朱啟鈐[qián]
朱啟鈐(1872-1964),字桂辛、桂莘,號蠖公、蠖園,祖籍貴州開州(貴州開陽),生于河南信陽。
它是我國近代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中國北洋政府官員,愛國人士。中國政治家、實業家、古建筑學家,工藝美術家。
朱啟鈐幼年清貧,但讀書非常用功,后來在清光緒年間中了舉人,被任命為知縣,后又被任命為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監督和北京外城警察廳廳長。
在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開始在北洋政府中任職,曾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內務總長、代理國務總理,可謂身份顯赫。
但是在人生最為輝煌的時候他做了一件錯事,那就是擁護袁世凱稱帝,袁世凱失敗以后被通緝,兩年后被赦免。
(袁世凱與使節合影,后排右1為總長朱啟鈐)
在南北議和時期是北方總代表,但是因為最終談判破裂,所以辭職后自此再不從政,進而潛心著述。
后來成為著名的實業家,新中國成立以后致力于保護文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中國古代建筑的奠基人
1917年,朱啟鈐在江南圖書館發現了宋代李誡的《營造法式》手抄本,便委托商務印書館以石印本印行,同時又在北京刊行仿宋本。之后,又組織人員對《清欽定工部工程做法》一書進行校注。
很多人都知道,梁思成加入了中國營造學社,在那里撰寫了《中國建筑史》,成為建筑學一代宗師。而中國營造學社的創始人,正是朱啟鈐。
中國營造學社匯刊
1930年,朱啟鈐得到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的資助,成立了“中國營造學社”,自任社長。
他為學社請來當時最為優秀的學術精英:東北大學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學建筑系教授劉敦楨,著名建筑師楊廷寶、趙深,史學家陳垣,地質學家李四光,考古學家李濟等。
他還以其社會人脈,動員許多財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學社,直接從經費上支持營造學社的研究工作。人力、物力、財力,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條件,能把這方方面面的人事統籌起來,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
《清式營造則例》
營造學社是最早研究中國傳統建筑式樣、設計的學術團體,奠定了中國古代建筑學的基礎。
中國營造學社從創辦起至1937年北平淪陷停辦。其間,先后出版了《中國營造學社匯刊》、《工段營造錄》、《元大都宮苑圖考》、《營造算例》、《牌樓算例》、《清式營造則例》、《梓人遺制》、《哲匠錄》、《同治重修圓明園始末》等書刊。
朱啟鈐評價:“中國營造學社在歷史上,在美術上皆有歷劫不磨之價值。”
朱家女兒的傳奇故事
朱啟鈐先后有三位夫人,都是故后續娶的。朱家的十小姐,名字都帶一個“筠”字,七小姐浦筠、八小姐沚筠早夭。朱家的幾位大小姐都是當時京津社交場上的名媛。
由于他游歷過歐美,思想開放,從不限制子女的社交活動,因此朱家小姐們活躍于交際場合,時有朱家“八鳳”之稱,朱三小姐和朱五小姐被譽為“朱家雙碧”。
朱啟鈐及夫人和五個女兒
朱家與張學良交情深厚,當時少帥身邊有四位年歲相仿的少爺隨侍左右,名為“副官”,其實形同弟兄,均為當時的“官二代”或“富二代”。
這“四大少”是:曹汝霖的公子曹璞、東北保安總司令吳俊升的兒子吳泰勛、大富豪何東的兒子何世禮,還有一個就是朱五小姐的二哥朱海北。這種大家族“父一輩、子一輩”的通家之好,在北洋時期極為常見。
除了朱家的少爺與少帥稱兄道弟,朱家有四位小姐也與張家有關聯:四小姐津筠嫁給了張學良的副官飛行員吳敬安,五小姐湄筠嫁給了張學良的秘書朱光沐,六小姐洛筠嫁給了張學銘,九小姐洪筠則嫁給了張學良的把兄弟吳泰勛。
朱家小姐被八卦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民國之初,三小姐朱淞筠已經成為小報關注的“緋聞人物”。當時某報譏諷朱啟鈐,作了一首《竹枝詞》:“欲把東亞變西歐,到處聞人說自由。一輛汽車燈市口,朱三小姐出風頭。”
朱三小姐朱淞筠
朱三小姐出風頭,指的是她當時鬧的沸沸揚揚的婚事。先是,朱三小姐自主選擇了一位毛先生結婚,因婚后不斷吵架拌嘴,一年后即離異。1915年,又與福建人嚴南璋結婚,新婚照片登在了當時著名的時尚刊物《婦女時報》上。
就在朱五和朱光沐結婚的1930年,朱家九小姐的故事也曾引起媒體的轟動。這一年夏天,朱啟鈐的九女朱洪筠身著西式泳裝在北戴河游泳,被當時的報紙報道,一時輿論紛紛。
朱五小姐朱湄筠
1961年,因為朱五與趙四和張學良多方面的密切關系,周恩來通過在香港的朱湄筠為信使,轉給了張學良一封“為國珍重,善自養心;前途有望,后會可期”的十六字密信。
朱二小姐朱淇筠
二小姐朱淇筠的夫婿,叫章以吳(為周恩來在南開中學的同學,交往60年的朋友),其父為前清翰林章梫,與朱啟鈐曾同時在京師大學堂譯書館共事。
章四公子和朱二小姐的親事,是在他們四五歲時訂的娃娃親。1913年,章以吳與朱淇筠正式結婚,婚后生下一子,初名章宏道,后改名章文晉(1914-1991),曾任新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朱啟鈐最小的十女兒朱浣筠,嫁給了盧致德。盧致德寄居于天津的姑父梁如浩家,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美國紐約大學,曾任蔣介石的保健醫官。1949年后到臺灣,為臺北榮民總醫院首任院長。
保護中國文化遺產
朱啟鈐喜好收藏,尤以緙絲收藏為最,據說朱啟鈐堪稱“中國緙絲收藏第一人”。據朱啟鈐后人說,民國初年,清皇室貴族日趨潦倒。朱啟鈐從恭親王奕欣的后人手中購得一批緙絲珍品,有的年代可至宋朝。
有日本人聞訊后,曾出價百萬想購買,朱啟鈐不為所動。但當時時局動蕩,朱啟鈐惟恐國寶有失,遂以20萬元轉讓給了張學良。1950年,朱啟鈐將珍藏的明岐陽王世家名貴文物56件捐獻給故宮博物院,文化部頒發獎狀予以表彰。
朱啟鈐與周總理
很多人都聽說過中山公園,但是不知道是怎么來的,實際上這個公園是最早由朱啟鈐發起的捐款,建設的一所公園。原本叫中央公園,后來幾經演變成為了現在的中山公園。
中央公園是北京城內最早開放的公園,當時建設的主要景點,諸如四宜軒、唐花塢、水榭、來今雨軒、習禮亭、格言亭、投壺亭、迎暉亭和蘭亭八柱等,仍然是現在中山公園的主要景點。
朱啟鈐是中國建筑研究工作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但他的先驅形象幾乎被人遺忘殆盡。由于歷史以及宣傳力度等各方面,在國人眼中,朱啟鈐不如梁思成那么為人所知,這也是非常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