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筑,為什么沒有大量運用石材?
中國古代石結構,在中國山西、廣東、湖北等省及廣西柳江與北京周口店均發現有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人類居住的天然巖洞。殷商時期的建筑遺址中,已發現有石質柱礎的應用,足見石材應用于中國建筑中已有悠久歷史。秦漢以后石結構得到很大發展,現存實物有石墓室、石祠、石闕、石窟寺、石塔、石橋以及石經幢、石墓表、石牌坊等。
今天,西方的建筑留存的多數為宗教建筑,西方神權大過君權,宗教建筑是建造給神用的,所以必須不朽,自然用石頭相對更容易不朽,對神的信仰不是短時間的需求,像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都可以窮幾百年之功來建造。
中國遺留的古建筑多數為君主或者官員所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一直是君權大過神權,建筑首先必須滿足皇室、官員的需求,短時間內就必須能達到使用目的,換了個皇帝,或者改朝換代就可能重建,所以中國造建筑大多講究施工快而實用,所以采用木結構的偏多。
其實中國建筑也有石構,只是說相對運用比較少,或者只是作為某一局部功能所使用,還有一些陵墓、石闕可能除外,這類建筑是從一繼位就開始修,所允許的工期相對較長。
由于木架構的特性,中國建筑的承重與圍護結構有了明確分工,外墻隔暑防寒,內墻分割空間,而木構架則承擔了屋頂的重量,由于木架構的斗拱以及木材本身的特性,造就中國古建筑的獨特風格。
西方建筑墻體承擔了圍護以及承重的雙重作用,早期的歐洲建筑(如希臘建筑)是以梁柱體系為基礎的,由于石材的特性:堅硬和缺乏韌性,每個建筑中承重的梁柱必須非常密集,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面積與內部空間。所以說中西方建筑的不同風格,確實跟石材的不同使用程度有關系。
梁思成所著的《中國建筑史》,做為最有權威的中國建筑學家梁思成,對石材在中國古建中為什么沒有被大量運用也做出自己觀點?總結一下書中所述,梁思成認為:
1、對石質力學缺乏了解
中國古代匠人對石質力學缺乏了解。雖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亦如木,大多鑿石為卯榫(石牌坊、石勾欄等)。再之,中國工匠在解決兩石交接時還是借木質用膠的理念,而不是從兩石面完全接觸以避免支點不勻而發生破裂的角度考慮。古埃及對于此方面就早有認識,工匠們不惜工力,將石之每面磨成絕對平面,使之全面接觸,比如大家熟悉的古埃及金字塔。或者古羅馬的大刀闊斧,以大量富于粘性而堅固之墊灰墊托,且更進而用為混凝土。
2、不求原物長存之觀念
中國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滅之工程,以自然生滅為定律,視建筑如被服輿馬,時得而更換之。就沒有使建筑永不殘的想法。所以木材足以滿足之運用,只按順序發展木造精到之法,而不去深究磚石之代替及應用。
3、建筑之術,師徒傳授,不重書籍
這點其實不光是建筑,其他很多方面都有類似的情況。中國歷來工匠是工匠,讀書人是讀書人,工匠是不讀書寫字的,讀書人是不會去干工匠的活的,所以造房子的技術這種東西。都是工匠們師傅傳徒弟,讀書人不懂,所以也沒有什么建造的技術傳下來,所以建造技術這個東西沒有傳承。碰到了戰爭、天災,工匠們流離失所,甚至大量死亡,技術沒有流傳下來,那等社會安穩下來了以后想要大量蓋房子了怎么辦?只有后人重新研究,所以歷朝歷代的建筑都有自己的風格,關于這個梁,這個斗拱,唐朝是這么個風格,到了宋代就是另外一個風格,這個也是古建筑斷代一個重要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