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古村落形成的歷史背景
精致的古建筑都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婺源的古村落建得如此宏偉,古建筑如此豐富珍貴。人們不禁要問,建設資金從何而來?在古代婺源,土地狹窄,人口稠密,力耕種不足以供應。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聚集巨資建造豪宅、修建宏觀祠堂和鋪設路橋。
在古代,行政管理制度政令不下縣,封建政府不會出資建設各種公益設施。甚至縣政府、孔廟、城墻、試驗院等公共建筑都是通過籌集資金建設的。例如,縣政府在光緒兩年,合邑捐款新建(中華民國縣志),更不用說建造房屋了。
祠堂、路橋、水圳等分散在農村的公共建筑也是民間籌款建成的。這些籌集、捐贈和自建房屋的資金主要來自商人和官員。可以說,沒有商人和官員,婺源就沒有古村落和古建筑。
根據民國縣志·據《食品志》記載,明洪武15年(1382年),全縣有51.92萬畝田地,而洪武10年,人口已達13.0683萬畝,人均田地只有3.97畝,而在山澗較多的東北鄉,人均田地只有一畝多一點。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婺源山區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
清代徐承堯在《涉事閑譚》中說:余縣位于萬山,出糧不到一個月,十九需要外出。蓋新安居萬山,土少人稠,不經營四方,絕對沒有治生之策。趙吉士的《寄園寄所》也說:縣在萬山,百貨都在外面。。于是產生了一首民謠: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三四歲,出去了。。人很小的時候就出去學習做生意謀生。
一江姓讀書人提醒外出經商的年輕一代說:本富為上,末富為次,賈不若耕。五郡在山中,即富人無耕之田,不賈何待?(王道昆《太函集》卷45)。更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徽州這個高移民社區,人們在困難時期搬到山上,長期,渴望和追求走出山創業的愿望總是縈繞在心頭,樹死,人活的概念基因一代移民,遠離家鄉創業致富,改變命運,實現生命價值。天下之民寄命于農,徽民寄命于商(康熙《徽州府志》卷8)。
九章大學終言利,周官半理財,這對對聯道出了徽州移民以商業為第一生業的心聲。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徽商終于成為了從明朝中葉到清末400多年主宰世界的商幫,經營鹽、木、茶、典、糧、棉、布等行業。萬歷《涉志》·貨殖),大多數商人都是失敗者,只有少數人變得富有。新安大賈,魚鹽為業,藏族至百萬人,其他二三十萬人,中賈身(《五雜》卷4)。
徽商以徽螺陀精神經營全國,形成了無徽不成鎮、鉆天洞庭遍地徽、兩淮八總商,鄉人恒占其四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徽州自宋至清有1000多名商人,其中230多人被稱為巨富。封建社會,在土農工商四民中,商人居最后,沒有社會地位,私人資本擴張不允許危害皇權統治。因此,婺源商人的財富流向家鄉,建造豪宅、祠堂、道路和橋梁。七星屋建于智峰村富商,占地800多平方米,規模宏大。
康熙的《徽州府志》有句話:五鄉之人,節儉而好禮,吝嗇而負氣。豐富的丈夫,家資萬,嘗垂老不御絲綢,敞衣結鵪鶉。千里外出,履草屐,破爛自攜。然而,急公趨義,要么輸邊儲,要么建官廟,要么筑城隍,要么救饑,要么屬于學田、道路、山橋、水堰,要么輸錢。為振興合族文社,茶商潘開祥首捐600秤,……課文資(《婺源縣志》卷40·義行六)。商人趙之俊輸千金筑書齋,置學田,培養人才(《婺源縣志》卷42·義行八)。商人捐贈公益建筑的案例數不勝數。
婺源古人脫離貧困生活,改變人生命運的另一條道路是讀書應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無數年輕學生孜孜不倦的夢想。自宋至清以來,婺源出了500多名進士,7品及以上仁宦2665人。桃溪潘氏有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的美譽。村規規定,任何有科名的人都可以在村里的桃溪上建一座石橋。因為村里有多達36人參加了舉人和進士的考試,所以建了36座半橋,另一座是村里有錢人愿意捐輸行善,村民特別建造的。
詹同、詹徽是父子尚書,余茂衡、余茂學是兄弟尚書,還有王、江一麟、齊彥槐等名臣。這大批官員在家鄉都建了自己的豪宅,使得婺源古村落出現了許多尚書第、進士第、醫生第、司馬第、天官上卿府、太宰讀書處。清代兩淮鹽運使江人鏡不僅建造了自己的榮祿第,還為父親江之紀建造了進士第。
這些官僚在任或成為鄉紳后,都非常關心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都御史兼戶部侍郎江一林捐款首創蕭江宗祠永思堂。江西省審判廳丞江峰青捐贈了東山學社,并輸給了200畝資校師資膳。宋代中書舍人李侃在李坑建了中書橋。宋御史查元在鳳山建有報德橋。由職貢方土煥、同知銜方一仆等三次重建江灣荷田前山堂大堂,費千余金。
宋熙寧間進士李曦重建黃蓮寺。還有許多動人的例子,在婺源向官員捐款建造公益建筑。古時婺東通徽州府的古驛道有五嶺之險,其中金竺嶺在千崖之上,鳥道蜿蜒曲折。行人肩負重擔,手攀藤蘿卜,蹣跚而上,汗流浹背。明萬歷間(1573-1619年)婺源知縣譚昌言出游此地。看到這一幕,他忍不住嘆了口氣,帶頭捐款集資,征集農民工鑿山伐石,筑起一條5英尺寬30多里長的青石板大道。為了感受譚知縣的功德,村民們在嶺端勒石,改名金竺嶺為譚公嶺。
婺源古代有先賈后儒的風格,也有先儒后儒的風格。商人致富后,往往不忘兒孫求名。賈而好儒把他送上了事業之路,成為了一名官員,加深了官商的融合。這為婺源古村落和古建筑的繁榮發展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