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壁古堡:晉中千年古城,古代罕見的袖珍城堡!
張壁城堡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景區距介休市區、大運高速介休出口10公里,毗鄰平遙古城、王家庭院、綿山旅游區。大多數專家推定,張壁城堡建于十六國時期,是趙浩強張平建造的眾多碼頭墻之一,有1600多年的歷史。
張壁城堡是世界上罕見的古代口袋城堡,集軍事、生活、生產、星象、宗教活動于一體。面積僅為0.12平方公里,但城市形態完整,軍事防御功能良好。
城堡海拔1020米,三面溝壑,一面靠山,地形險峻,易守難攻。地下有一條古老的隧道,長約1萬米,上下三層,攻防兼備,堪稱地上地下雙城。以古廟神佛異,明堡暗道奇聞名海內外。
整個城堡沿著高原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往下看,左、中、右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堡西為窯灣溝,陡坡,深達數十丈。堡東居高臨下,有溝壑和障礙物。只有堡南背靠綿山,可謂易守難攻,有路路。城堡周圍有一堵約10米高的夯筑堡墻,歷經千年風雨滄桑。
堡墻1300米,面積12萬平方米。南北堡門附近有一個宗教建筑群,包括帝廟、可罕廟、空王行祠、二郎廟等。堡內一條紅色條石砌成的主街——紅順街兩側,散落著七條深巷。
古堡只有南北兩個堡門堡門。紅順街(主街)連接南北堡門,長不到300米。街道東側有三條小巷,街道西側有四條小巷次分布。北堡門內有甕城,南堡門是石頭做的,堡門上有門樓。主街兩旁有優雅的店鋪和古樸的民居;南北寺的琉璃覆蓋,金碧輝煌;金代古墓,柳槐,稀有琉璃碑。
城堡地下到處都是隧道,四通八達,巧妙地與地面建筑聯系在一起。隧道為三層立體,高層距地面約2米,中層距地面8-10米,底層距地面17-20米。隧道呈網狀結構,高約2米,寬約1.5米,彎曲迷離。堡外北側和南側的溝崖之間有洞口,可用作進出口和哨卡。道路上有通風孔,井與地面相連。
隧道洞壁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小坑,距離不同。這是一個放置油燈的地方。高層建筑有飼養牲畜的土槽;中間洞壁下面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土洞,可以容納兩三個人,這是隧道的哨所;底層有深11.5米、高7.5米、寬5.5米的深洞,是隧道糧倉。如此龐大而復雜的地下工程,絕不是民財民力所能及的,而是軍事需要和對外保密的戰略設施。
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跡,特別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廟、琉璃碑等為全國罕見。
張壁城堡保留了許多古代建筑,通常是明清時期的遺物。例如,明朝萬歷41年,400多年前的空王佛寺位于北向南,有三座大廳。寺廟的塑料雕像是空王佛,山墻上畫著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畫。寺廟頂部明代三色玻璃裝飾,刀工精致,燒制精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祠堂前廊下有兩座罕見的琉璃碑,全玻璃燒制,孔雀藍底,黑字書寫,碑額為青黃綠二龍戲珠,兩側藍黑龍圖案花卉裝飾圖案。東側描述了空王佛培育成佛的艱辛歷程,西側描述了空王宮建設的起源。此外,堡內還保留了真武寺、三大士殿、呂祖閣、二郎廟、關帝廟、興隆寺、可汗王廟等古建筑。
從十六國時期開始,城堡大致經歷了塢壁、軍鎮、設防村等幾個階段。在1600多年的歷史中,逐漸形成了地上明堡、地下暗道的獨特軍事防御體系,儒、釋、道相輔相成的宗教文化,神奇的星象堪輿文化,燦爛的農耕民俗文化。
這座城堡的獨特之處在于,這里所有的十字路口都是丁字,沒有十字路口。其次,主要街道和次要街道清晰,主要街道和東三巷、西四巷構成了丁形結構。東三巷住宅多為農家庭院,西四巷建筑分散,街道模式嚴格,過去多為富人居住,門楣精致,磚、木、石雕精美。
此外,張壁城堡還保留了隋唐時期流行的傳統里坊模式。沿著村里的紅順街兩側,根據地形趨勢,在主街和幾條小巷的丁字巷入口處,游客仍然可以看到保存至今的小巷門。它們是每個里坊的唯一出口。關閉小巷門后,每個里坊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城堡中的城堡。里坊可以互相戰斗和呼應。這是一個完整的內部防御系統。
堡內建筑遵循中國古代星象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基本原則。在地面建筑和隧道中,有30多個相應的標志物,如井、舞臺、七星槐、天眼、將軍窯等。堡房仍然保留著正月28日祭星的習俗。地上陰陽五行,地下六仁奇門。張壁城堡是中國唯一罕見的古代星象學民間絕版,被譽為世界第一星象村。
張壁城堡是中午,南高北低,違背了古城選址中午原則,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張壁村不遺余力地改造了北堡門及周邊寺廟,他們在北堡墻上建造了二郎寺和真武寺,寺廟頂部高于南堡門,符合北高南低的原則。由于綿山地勢陡峭,沖氣足,南堡門外修建了關帝廟,以遮擋綿山的惡靈。
事實上,如果你稍微關注一下城堡的建筑,你就會明白城堡的所有建設規劃都反映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順應風水的理念。例如,南北兩座堡門士是看不見的,它們不在直線上,因為連接兩座堡門的主街故意在兩端增加弧度,略顯S”型,而這正是處于“風水不外流”之考慮。
張壁堡先后榮獲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旅游特色景觀名鎮名村、傳統古村落、山西十大新景區項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