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古建筑“福”文化的傳承延續
“福”文化起源于中國的民俗文化,涵蓋面廣。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文明的變遷和發展,它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有豐富多彩的“福”文化。在古建筑、古民居、古石碑等。,刻有“福”字的圖案和形狀。它充滿了祖先的智慧和情感,展現了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也寄托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榮祿第,東南亞著名錫礦王胡子春的故居,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下洋鎮富川村豪仕自然村,建于清光緒29年(1903年)。是永定古民居建筑的典范和代表。2018年,榮祿第古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指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當你來到榮祿第時,你首先看到的是門楣上方紅墻上的“榮祿第”三個字。大門嵌入式對聯“榮彥祖德祿受皇恩”,是清光緒皇帝的禮物。門楣上的“福”和“陸”兩個石頭發夾,以篆書為基礎,結合龍紋造型,圖案均勻,形象逼真,幾乎自由騰飛,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象征著房東向清廷捐贈了300萬兩銀。榮祿大夫被授予榮譽。據悉,“龍紋”圖案在一般建筑建筑或裝飾中不易使用。
“胡子春樂善施。當時清政府內憂外患時,先后三次捐款300萬兩白銀建鐵路、擴海軍、開瓊礦,在中國開設中國學校等中小學。被清政府封為郵傳尚書、榮祿醫生等。門楣上的“榮祿第”字和旁邊的對聯“榮祿祖德,榮祿受皇恩”都是清光緒皇帝的御筆。”永定區下洋鎮富川村干部胡電光說。
榮祿第還收藏了慈禧太后“福”“壽”字的墨寶。“福”字黃色絲底,爪龍紅地,書法圓潤美觀。在大廳、屋檐、門檻、門對、窗欞邊,還有一些彩塑、石雕、木雕,以蝙蝠、龍、鹿、花草為主題,表現吉祥如意,雕刻生動,內容豐富,工藝精湛。雖然經歷了風雨,但仍然保存完好。
“祝福”不僅是一個字符,它背后也承載著人們的精神寄托和美好的需求。如今,在農村振興的道路上,永定區下洋鎮深入挖掘了不同的地方文化根源,培養了文化人才和道德。在當地繼承和延續中,“祝福”文化已經不知不覺地內化在心中,塑造了人們的價值觀,成為前進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