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浮雕上的民族藝術——彩繪散樂浮雕
彩繪散樂浮雕表現的是樂隊吹奏表演的熱鬧場面。除有1名樂隊指揮及2名隊前導引外,12名女子演奏者分為前后兩排,所持樂器有箜篌、箏、琵琶、拍板、座鼓、笙、方響、篳篥、橫笛等。人物豐滿圓潤,表情生動,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
白石彩繪散樂圖浮雕長136、高82厘米。由15人組成,表現了樂隊吹奏表演的熱鬧場面。右邊第一人著男裝,可能是樂隊指揮。12名演奏者皆為女子,身著窄袖襦衫,長裙曳地,分前后兩排,所持樂器有箜篌、箏、琵琶、拍板、座鼓、笙、方響、篳篥、橫笛等。樂隊指揮下方有孝子2人。盛唐風格,國內僅見。右起第一人其實是位女性,女扮男裝,跟盛唐比較開放的文化是有關系的,當時女性的地位在這個時代比較高,她們的表情比較自得悠然。這個人手中拿著一個棒,棒上還有雙環絲帶,身份應該是樂隊主持。下面是兩名男性,這兩名男性正在進行隊前的表演,剩下的12名演奏者全部都為女性。所以會把她們稱為古代的女子十二樂坊。
彩繪散樂浮雕
前排5人,右起第1人:擘箜篌,第2人:箏,第3人:撥子彈奏四弦曲頸琵琶,第4人:拍板,第5人:鼓,后排7人,右起,第1人:笙,第2人:方響,第3人:答臘鼓,第4人:篳篥,第5人:篳篥,第6人:橫笛,第7人:橫笛。可能大家對白石彩繪散樂浮雕其中的一些樂器不太明白,下面就為大家介紹:
箜篌,圖中擘箜篌的樂伎,五官端正,面容豐腴,墨畫眉眼,站姿,箜篌豎立于一方凳上,置于胸前,兩手齊奏,美不勝收,儼然將我們帶入了清音妙曼的音樂王國。樂伎手中抱的箜篌正是唐代的豎箜篌。究竟什么是豎箜篌呢?豎箜篌又稱豎頭箜篌,亦稱“臂箜篌”,現簡稱箜篌,原先指的是中國自漢朝時期由西域傳入的樂器,是為了與中國本土的“臥箜篌”相區別。音箱多為皮革制成,隋唐時期中國人對其進行改造創新,創造了新的“唐箜篌”一直流傳至明,其間一直在改進創新,后來把“豎箜篌”漸漸簡稱為“箜篌”,明代以后失傳。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橫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音箱多是皮革制成,并有腳柱和肋木,張著20多條弦,豎抱于懷中,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人叫“擎箜篌”?!锻ǖ洹酚涊d:“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于懷中,兩手齊奏,俗謂‘擘箜篌’”。據古代壁畫和文獻記載,豎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數種。
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它的外形近似于長箱形,中間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箏的頭部有緩緩而落的箏腳。在木制箱體的面板上張設箏弦。在每條弦下面安置碼子,碼子可以左右移動,用來調整音高和音質,且可用于轉調。唐趙磷《因話錄》記述:“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古箏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一直深受大眾喜愛。箏在漢、晉以前設十二弦,后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古箏名曲有:《漁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鴉戲水》、《漢宮秋月》、《蕉窗夜雨》等。
曲頸琵琶,曲頸琵琶音色優美,穿透力強(衰減小,傳得遠)。高音區明亮而富有剛性,中音區柔和而有潤音,低音區音質淳厚。《琵琶行》所描繪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這是曲頸琵琶名副其實的演奏效果。與琵琶配套的還有一些小物件,螞蚱、刷板、手拔、驚堂木。
拍板,是一種碰奏體鳴樂器。古時多用檀木制作,又名“檀板”。唐玄宗時,梨園樂工黃幡綽善奏此板,故又稱“綽板”。用于戲曲、曲藝和器樂合奏。古時由西北傳入中原。唐代用于散樂,宋代用于民間說唱、民間器樂、教坊大樂和馬后樂,元代用于宮廷音樂和雜劇,明、清用于宮廷和民間音樂。現代拍板多以3塊長方形紫檀、紅木或黃楊木板組成。板長18~20厘米,寬4~6厘米。前兩塊板用絲弦纏繞,然后用布帶與后面的單塊木板連結。以左手執后板,撞擊前兩塊木板發聲。拍板常與板鼓合用,由鼓手兼操。拍板也流傳于蒙古族和滿族中。
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相傳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
方響,是古代中國打擊樂器,南朝梁代出現,是中國古代很有藝術特色拜具有固定音高的敲擊樂器。它出自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的北周(公元557一581年),后為隋、唐燕樂中常用的樂器。它通常由十六塊鐵板根據音高順序排列而成,用小鐵錘或木錘敲擊發音。方響始于南北朝梁代(502—557)?!杜f唐書·音樂志》:“梁有銅磬,蓋今方響之類。方響。以鐵為之,修八寸,廣二寸,圓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設業(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板),倚于架上以代鐘磬。”又據唐方干《新安殷明府家樂方響》:“葛溪鐵片梨園調,耳底丁東十六聲”;唐牛殳《方響歌》:“長短參差十六片,敲擊宮商無不遍”??芍拼巾懹伞皥A上方下”、大小不一的十六塊鐵片組成。用于宮廷燕樂。
答臘鼓,古代龜茲﹑疏勒打擊樂器之一,與羯鼓相類,以手指敲擊。后傳入中原。《舊唐書·音樂志二》:“答臘鼓,制廣於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聲甚震,俗謂之揩鼓。”元吳萊《題唐明皇羯鼓錄后賦歌》:“大聲嘈嘈忽放肆,都曇答臘矧敢前。”清翟灝《通俗編·聲音》:“都曇答臘,本外蕃樂部,都曇似腰鼓而小,答臘即臘鼓,肖其聲也。”
篳篥,也稱管子,屬吹管樂器。它的管身多為木制,上面開有八孔,管口插一葦制的哨子而發音。它是由古代龜茲人發明創造,名稱也是從古龜茲語的譯音而來。最早文獻見于南朝何承天的的《篡文》:必栗者,羌胡樂器名也。而唐代的段安節則在《樂府雜錄》中為我們明確了它的發源地:篳篥者,本龜茲國樂也。亦名悲篥,有類于茄。龜茲,即今天新疆的庫車縣。篳篥得以在千余年間普及,其重要的原因是篳篥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功能。篳篥通過氣息支撐,可以表現出圓潤不斷,委婉起伏的持續音。它的音色深沉、渾厚、凄愴,對人們思想感情具有強烈的激發力,特別是表現悲憤、激昂情緒時有獨到功能,古人往往借它抒發傷時感事的情懷。
笛子,也稱橫笛。相傳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以后輸入長安。宋朝以后,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唐代稱橫吹,是沒有笛膜的。唐代只有簫管上才有膜,宋元以后這膜就移至橫笛上,而簫管就不再貼膜了,如今只有朝鮮簫才貼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