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有哪些特征?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在各個歷史時期建造了許許多多、各種各樣、不同用途的房屋,按照梁思成先生的劃分,我們可以將1912年之前的建筑稱為古代建筑。梁思成先生認為,民國初年,建筑活動頗為沉滯,繼而歐式建筑之風大盛。隨后十幾年,建筑師不若以前之唯傳統是尊。
雖然這些建筑都各有它自身的特征,但是我們講古建筑的特征,也只能概括地講。
一、中國的房屋建筑不論大小均以“間”為單位。
我們祖先就是這樣定出房屋尺度,世代傳承,人們居住也方便,所以年代久了,人們要蓋房子,就根據這個“間”作為尺度標準。有需要,那就由3間改5間,由5間改7間,廂房各5間,后院再建一個院子又有17間,3個院子,就有60多間房屋,怎樣住也住不完。在浙江東陽縣城有一戶人家姓盧,他家前后有5個院子,兩旁又各有5個院子,房屋達200多間,成為一大片,這是比較大的住宅。因此說中國的“間”非常靈活,可多可少,再大也可以,這主要是看看你家里有沒有錢?若是有錢,那是沒有問題的。“間”這個單位往往是靈活的,且是方便的,自古以來,一直到今天,在中國蓋房屋還是用這個“間”作蓋房子的基本的布局標準。
我們買布做衣服,要買幾尺?吃飯要吃多少?也要用斤兩來做標準,或用碗來做量度。人們蓋房屋,進行建筑也是這個樣子,所建的建筑無論多大,分期或一次性建設完畢都要用“間”來作為標準。人們習慣說:“你家住幾間屋?他家住幾間房子?”可見“間”在中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古代造房子以木結構為主,人們用木材作為建筑材料,每一棵樹一般只有7~8米高,如果用其二分之一作為橫梁,只有3.5~4米左右,而房間的開間(面闊)定為4米左右,進深方向為6~7米,所以用一棵大樹就可以解決問題了。這個尺度的來源是根據大樹成材尺寸來確定的,時間久了成為習慣尺度。一間房就成為4米×7米的矩形,用這樣的“間”來作為單位標準,有多有少都用奇數,這是中國人的習慣,因為凡是奇數,中心就有一間作為主體。一般平民百姓蓋房都是以3間為主,有錢的蓋5間或更多,多少間數是隨意而靈活的。
二、多數建筑是由許多房屋組合而成。
我國的四合院房屋,就是用間組合起來的,每面3間,四面共計12間。一個院不夠住,可做2個院或者3個院,隨時可以就地擴大房屋的數量。我在甘肅河西考察時,看見窮苦人家只有半間屋,有錢的大宅,一家享有百間房,從這個情況可以說明房屋間數的靈活性。在西方,大的建筑組群多數以一棟建筑為一個單體,互相之間并沒有什么有機聯系。在中國就不同,中國多數以大建筑群組出現,各單體房屋之間都是有機聯系的。在中國大的建筑群中,無論是廟宇、皇宮、佛寺都是由許多房屋組合而成的。
三、建筑本身具有封閉性。
中國古代生活,以家族為中心,因此在建筑上也反映出家庭觀念。每人都固守其家,家家戶戶為了安全把自家的房屋用高墻包圍起來。一方面,為了防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安全,其實主要的還有封建的觀念,希望閉關自守,不愿敞開互相往來。
四、布局橫向延展。
中國建筑均以單層平房為主,樓房數量比較少,平房互相連接,橫向發展,這與西方高樓大廈林立的布局,是迥然不同的。
五、禮制貫穿于建筑當中。
中國是古禮之邦,對建筑也做出了禮制方面的規定。自西周以來,在造房建筑時就做出相應的約束,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體現出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例如,在《周禮》、《禮記》中,關于建筑的規模和形制,依爵位之不同,都有嚴格的規定。在單體建筑或大型建筑,乃至城市規劃中,都貫穿中軸線,如主要建筑都安排在軸線上,中軸線左右建筑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后寢,前為大朝即辦公之處,后部為居住要地,這樣一來,對建筑產生了一套規定,時間久了,成為習慣,也就成為后人必然遵守的一種禮制。
六、房屋建筑以木結構為主。
中國人蓋房子,一直就是以木材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在當時狀況下,樹木成林,原始森林很多,這是一個客觀因素。木材本身又是一種良性植物,它具有溫暖性,當人們接觸時給人一種柔和溫暖的感覺,同時加工操作時極其容易,所以人們就大量地使用木材建造房屋,延續至今已有7000年的歷史。木材成為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
七、在重點部位進行裝飾。
一座建筑不單純是工程技術,同時也應是一種綜合藝術,這是缺一不可的。在綜合藝術中要體現雕刻、彩畫、壁畫、色彩以及各種裝飾,中國古代建筑的藝術性相當豐富,往往在一座建筑中的一些部位做重點裝飾。以一個佛殿為例,柱壁石、屋檐、斗拱、瓦當、正脊、門窗等部位都做得很精致;在梁架部位,斗拱、梁頭瓜柱上都有雕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八、防御性強。
中國古代城池、宮廷、廟宇、佛寺、陵墓、書院、會館等類型之建筑,都體現出一種軍事防御思想。民居建筑中也是如此。每一戶大宅都筑高墻、修炮臺、設望樓、安設水井、開設后門,這一系列設計,都體現出防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