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歷史建筑保護,傳承杭城文脈!
杭州擁有無數彰顯不同時代特色的歷史建筑,為保護這些彰顯城市個性、延續城市文脈的不可再生寶貴資源,十余年來,杭州住保房管部門圍繞“應保盡保”的工作要求,創新形成了以文脈保護、民生改善與城市有機更新融合發展為特色的歷史建筑保護和利用的“杭州模式”。
2017年,杭州被住建部列入全國首批十個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之一,2018年,杭州通過啟動實施歷保項目整修工作、推出28處歷史建筑活化利用示范項目、夯實保護技術基礎、增強公眾參與等措施持續推進歷史建筑保護工作。
保護歷史建筑、傳承杭城文脈是一種歷史責任。自2005年局組織開展杭州歷史建筑保護共工作以來,10余年的時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法規體系和管理手段,開展了歷史建筑搶救性挖掘而且實施了科學修繕,推進了活態利用。
2018年,市住保房管局按照“全年開展15處以上歷保修繕項目,確保完成10處”的年度目標,于年初下發2018年度杭州市歷史建筑保護整修計劃,并在實施過程中,赴各區開展年中項目進度及安全生產檢查有序推進歷史建筑整修工作,并重點指導、推進了規模較大、成片歷史建筑保護修繕項目。據了解,2018年全市共啟動實施了歷保項目18處,其中10處已完工并通過驗收,提前完成“全年開展15處以上歷保修繕項目,確保完成10處”的目標任務。
在積極做好歷史建筑保護整修工作的同時,在技術層面著重“抓提煉”,陸續完成了《歷史建筑保護利用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的審批立項和《杭州市近代歷史建筑保護與修繕技術研究》書籍初稿,提煉、匯編了外墻表皮修復、結構加固、保溫隔熱等8大科研課題成果。
活化利用28處歷史建筑
杭州于2017年被列入了全國首批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之一。以此為契機,市住保房管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以及各區、縣(市)住建部門經過精心甄選,在全市范圍內確定了28處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項目,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內涵,總結提煉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將其打造為杭州歷史建筑活化利用的示范項目。
這些歷史建筑保護利用項目形式多樣、功能類型豐富、社會影響廣泛,呈現出“都市—城鎮—農村”全域覆蓋、傳統文化延續與創新創意利用有機融合、多元投資與社會參與共建共享三方面的特色亮點。
其中,在“都市—城鎮—農村”全域覆蓋上,都市層面圍繞了“老杭州”特有的南宋文化、西湖文化、運河文化、民國商業文化這四大歷史文化脈絡,重點推出湖邊邨建筑群等15處保護利用試點項目;城鎮層面結合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城中村”改造等重點工作,推出河橋古鎮歷史建筑群等7處保護利用試點項目;農村層面結合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美麗鄉村”建設,推出深澳古村“懷荊堂”等6處保護利用試點項目。
在傳統文化延續與創新創意利用有機融合方面,充分挖掘、傳承展示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鼓勵并支持與歷史建筑相適應的文化體驗、休閑旅游等創新創意特色利用途徑,此外,在多元投資與社會參與共建共享方面,積極探索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創新模式,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可持續保護利用機制。多元主體參與為歷史建筑保護利用的資金籌措、改善用途等方面創造了多種可能性。
加強社會公眾參與歷史建筑保護工作
為讓更多的人感受杭城豐富的歷史底蘊、濃郁的文化氣息,市住保房管局以大力推進歷史建筑活化利用28處項目培育為引擎,開展活化利用經驗提煉和專題影像拍攝,聯合新聞媒體共同推出“蝶變·新生”歷史建筑攝影比賽,充分彰顯地域傳統文化延續與活化新生的“杭州經驗”。
同時,為促進歷史建筑活化利用品質的整體提升,培育推出一批“特色點多、辨識度強、推廣性高、效益顯著”的歷史建筑保護利用示范項目,積極推動杭州歷史建筑的保護利用工作高質量、高品質發展,同時充分展現“都市-城鎮-鄉村”不同地域歷史建筑的文化魅力,推動歷史建筑活化利用成果的全民參與,共建共享。
市住保房管局還組織開展了杭州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項目網絡評選活動,市民通過“杭州住保房管”、“杭州發布”微信號進行投票,便可選出心目中最能體現杭城“歷史和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的歷史建筑保護試點項目。
此外,還結合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推出“家在錢塘——杭州市農村歷史建筑綜保工程九年成果展”等系列活動,與此同時,通過報紙、電視、微信新媒體等各類平臺開展試點宣傳,營造“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社會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