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 ——“萬國建筑博物館”
繼可可西里申遺成功之后,7月8日,福建廈門的“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也進入了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到52處,與意大利并列成為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保持世界遺產總數領先的地位。
鼓浪嶼多元文化匯集——“萬國建筑博物館”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鼓浪嶼是中國在全球化發展的早期階段實現現代化的一個見證,具有顯著的文化多樣性特征和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的現代生活品質。鼓浪嶼突出地反映了多元文化在各個方面的廣泛交流,保存完好的歷史遺跡真實且完整地記錄了其曲折的發展進程和生動的風格變化,真切地反映了激烈變革時代的歷史。
鼓浪嶼申遺歷程
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隅,原名圓沙洲、圓洲仔,開拓于元末,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因此明朝改為今名。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地范圍包括鼓浪嶼全島及其近岸水域,總面積316.2公頃;鼓浪嶼緩沖區涵蓋鄰近的大嶼和猴嶼兩座海島,并一直延伸到廈門島海岸線,總面積886公頃。
鴉片戰爭后,廈門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1902年鼓浪嶼被定為“公共租界”,西方列強紛至沓來,前后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島上設立領事館,開辦洋行、醫院、學校和教堂;修建了近百棟具有其國家特色的西洋建筑。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鼓浪嶼又被日本獨占,直到抗戰勝利,才結束了100多年的殖民統治。正因這段特殊的歷史,鼓浪嶼經歷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其建筑中外風格各異,別具特色,堪稱“萬國建筑博物館”。
鼓浪嶼見證了晚清中國在全球化早期浪潮沖擊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歷程,是全球化早期階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與互鑒的典范。鼓浪嶼以其獨秀綺麗的風光,贏得了“東海明珠”、“海上花園”之美譽。
鼓浪嶼上幾處老建筑:
黃家花園
黃家花園建于1918年至1923年間,曾是華僑巨商黃弈住的私家豪宅,共三座,是鼓浪嶼島上最精美的別墅群,曾是舊中國“第一別墅”,華人洋樓的典型代表之一。50年代,這里成為廈門政府的“國賓館”,接待過鄧小平、尼克松、李耀光等國家政要。
它凝結著一代歸僑的思想,是閩南華僑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主動吸收包括西方文化在內的多元文化的見證和濃縮。黃家花園布局別致,構思奇巧,富于山林野趣。清澈的河水,層疊的綠意,在腳下流淌,仿佛是世外桃源。
海天堂構
海天堂構建于1921年,是鼓浪嶼十大別墅之一,鼓浪嶼上唯一按照中軸線對稱布局的別墅建筑群?!笆菍m非宮勝似宮,亦殿非殿賽過殿;不中不洋不尋常,中西結合更耐看?!睘榉坡少e華僑黃秀烺購得租界洋人俱樂部原址所建,是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典范之作。
海天堂構共有有五幢老別墅,現對外開放三幢。其中,34號被開發成極具品位的南洋情咖啡館,供游人在老華僑的別墅中,體驗悠閑的咖啡時光;42號開發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和木偶的演藝中心,木偶世家的表演精彩絕倫;最富建筑特色的主樓38號為仿古大屋頂宮殿式建筑,被開發為鼓浪嶼建筑藝術館和藝術畫廊,主要展示老別墅及其背后鮮為人知的名人往事,深具懷舊色彩。
八卦樓
八卦樓是鼓浪嶼的標志性建筑,建于1907年,因其紅色圓頂有八道棱線,頂窗呈四面八方十二向,并置于八邊形的八角臺上,故稱八卦樓,是廈門近代建筑的代表。八卦樓的原主人林鶴壽,是鼓浪嶼菽莊花園主人林爾嘉的堂兄弟,依照美國總統府白宮和玫瑰園的格式精心設計,被喻為“小白宮”。
八卦樓
中西結合的古典美,建筑布局呈十字形,四面均能出入,使八卦樓建筑空間宏偉流暢,自然大方,避免大體量建筑的沉悶感。因規模宏大,時建時停,十余年尚未完工。后廈門淪陷,曾進駐過學校、工廠、科研機關。1982年2月23日,被辟為廈門市博物館,并撥款進行了全面維修。1983年再度修葺一新,為廈門市博物館,現為鼓浪嶼風琴博物館。
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位于鼓浪嶼南部,建于1913年,是園主人林爾嘉因日本侵占臺灣后,攜眷避居鼓浪嶼,依照在臺北的板橋別墅建造的一座花園,并用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菽莊花園分為“藏海園”和“補山園”兩部分,各造五景。藏海園五景為: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園五景為: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
補山即補山之勝,以人工構筑補綴天然景色之不足,隱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補之意。藏海即把大海一隅藏入園中,隱含把山河攬入祖國懷抱,切莫再任人宰割的意思。以后又陸續修建了小板橋、渡月亭、千波亭、熙春亭、茅亭、傘亭等。2000年,“菽莊藏?!北辉u為廈門新二十名景之一。
金瓜樓
金瓜樓,位于泉州路99號,建于1922年,1924年菲律賓華僑黃賜敏買下作為住宅。因屋頂為瓜形,陽光照耀下燦如金瓜而得名,是一座具有中國傳統裝飾工藝的洋樓。全部梁、柱、檐、楣、板、角都飾有花卉、禽鳥、植物浮雕,既有鄉土氣息,又有洛可可的韻味。
內部房間、廳堂的設置中西結合,既有中國傳統的廂房和公用的中廳,又有歐式的壁爐和寬廊。外墻上有中式的蝙蝠古松寓意福壽綿延,也有西洋的駿馬戰旗寓意旗開得勝,盡管經歷了90多年的風雨滄桑,精細的裝飾依然保存完好。這種用中國傳統工藝裝飾洋樓的手法,反映了廣大華僑的鄉土情結,這也是金瓜樓的獨特風格。
楊家園
楊家園約于1913年7月,福建龍溪縣的旅菲華僑楊知母兄弟,在鼓浪嶼筆架山麓,向英國長老會購得舊房一座,折舊建新,建造了四棟歐式別墅,統稱為“楊家園”。楊家園的四棟別墅,每棟都不一樣,但均華貴秀美,頗具氣勢。
柱式多為科林斯式,凹槽羅馬柱挺拔美觀,壓條下的鋼花雕飾頗具時代氣息,流暢明快。它的窗尤為美觀,一樓為圓拱,二樓為尖拱,窗楣雕塑、窗柱裝飾各不相同,既有藝術韻味,又有歐式靈氣,把別墅襯托得分外秀麗。
黃榮遠堂
黃榮遠堂建于1920年,建筑為西洋風格。建筑通體設有多處廊柱,用整條花崗巖雕石,具有古羅馬風韻,柱頭多為古希臘陶立克柱式,建筑正立面由大圓柱和拱券烘托,周邊由小圓柱支撐。
窗樓設計各不相同,有半月形,平直形,彎弧形等,平臺鉤欄有水泥透雕、鋼花紋飾,建筑屋頂設葡萄架,女兒墻做法具有中國近代建筑風格。建筑較為整體,周邊環境優美幽雅。這幢別墅是西洋的、中國的、古典的、現代的風格相結合的典范。
萬國俱樂部舊址
20世紀20年代初,萬國俱樂部搬到田尾東路臨近海濱的山坡地,租用原“日本會館”的一座建筑。經多次改建,現存萬國俱樂部舊址建筑,建筑面積1500多平方米,為具有一定現代建筑特征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匯豐公館
1920年前后,匯豐銀行在筆架山東北端山崖頂建此建筑作為銀行的行長住所。它是一座占地384平方米的英式別墅,基樁打入整塊巖石,異常牢固。建筑平面呈丁字形,分平頂和坡頂西部分,和諧相配。建筑三面設有回廊,東南外廊為走廊,西北外廊為休息廊。廊柱為科林斯柱式,簡潔明快。三面裝飾的風格混雜,不統一,是西洋風格與閩南風格的混雜。
懸崖上的匯豐公館別墅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憑窗便能觀海聽濤,傲視海天,飽覽遠山近海,成為今天難得的一座建筑精品。從巖底向上望去,低平的房屋被巨大的斷巖托起,十分險峻,設計師的大膽設計令人贊嘆。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代表中國政府在發言中表示:“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是中國一處獨特的、見證了中國在全球化發展早期階段實現現代化和中外多元文化交流與融合歷程的活態文化遺產。它的發展清楚地記錄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在鼓浪嶼的交匯和傳播,記錄了我國早期近代建筑吸收南洋、西洋風格的基本特點。
中國傳統文化深厚而堅韌的文化根基和對世界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包容、吸納與發展。回望鼓浪嶼九年申遺之路,申遺不是目的,保護才是根本。鼓浪嶼申遺是為了借鑒國際最先進的模式,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是歲月的印痕,是民族的驕傲。隨著時代變遷、歲月流逝,文化遺產也會遭到各種自然和人為破壞,久而久之便湮滅于歷史的長河中。被破壞的自然環境,恢復原貌需要很長時間,而對于歷史文物來說,一旦被破壞,就不可挽回了。
鼓浪嶼、可可西里申遺成功讓人欣慰,愿中國更多的美麗景觀為世界所知。遺產是歷史的饋贈,也應同樣完好地贈與后人。只有好好保護,才能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