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有幾個城門,你知道嗎?
常說清代九門提督,你知道是哪九門嗎?每個門各自的作用又是什么?清代步軍統領衙門全稱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是京師衛戎部隊。掌京城守衛、稽查、門禁、巡夜、禁令、保甲、緝捕、審理案件、監禁人犯、發信號炮等要職,因掌管內城九門之內的護衛故又稱九門提督。
九門指的是東邊的東直門、朝陽門;西邊的西直門和阜成門;北邊的德勝門、安定門;南邊的崇文門、正陽門(前門)和宣武門。統稱"內九"、"內城"。而九門提督權力可不小相當於衛戍區司令,就是掌管內城的負責人。
以前的九門提督衙門就設在崇文門里頭,辛亥革命後仍沿用,1924年其職權歸京師督察廳。北京城有“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內城九門比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話兒來說,叫做“九門走九車”。
1、朝陽門:走糧車
過去沒有鐵路交通,南方出產的糧食往北京調運必須走通惠河,通過水路運到北京東邊的通州(就是現在的通縣)。糧食到了通州以後再裝車進城,進城走的就是朝陽門。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谷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糧食的倉庫。
2、崇文門:走酒車
崇文門又名哈德門,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清朝那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就是說,:我上過稅了,我的酒不是盜版。
清末的楊柳青年畫,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畫面上畫著酒幌,上面寫著“南路”、“于酒”等字樣,反映的就是這種全民納稅的良好風尚。以前的崇文門外,東北方向有一只鐵龜造型很是古樸,據說這一段兒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於是人們就用一只烏龜來鎮住海眼,保護北京城的平安。
3、正陽門:走“龍車”
正陽門位於內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專用的,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這兩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陽門。
4、宣武門:走囚車
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
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三個大字兒:“後悔遲”。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里。菜市口沒有什麼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或者藥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
5、阜城門:走煤車
因為北京西面的門頭溝一帶是產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門頭溝的煤要進北京,最近的門兒就是阜城門。老阜城門的門洞頂上刻了一朵梅花,頗有畫意。梅與煤同音,這就表示這個地方走煤車的意思。
6、西直門:走水車
西直門的城門洞上面刻著水的波紋。過去的皇帝不喝城里的水專門喝玉泉山的水,乾隆皇帝曾夸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
7、德勝門:走兵車
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又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德勝門東邊的城墻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德勝門甕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歲時(1797年)的御制詩。
8、安定門:走糞車
北京的說法是兵車回城走安定門—出兵得勝。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敗仗呢?打敗仗也得回安定門。這次沒勝,下次再安定也不遲。還有種說法:清朝八旗精兵全扎營在安定門,所以回兵走這里,實際上壓根兒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清朝在北京實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占內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以前在內城的漢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
內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黃旗駐德勝門內;兩白旗居東: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白旗駐東直門內;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駐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內,正藍旗駐祟文門內。
那兒用得著收兵全走安定門啊?實際上,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因為以前地壇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糞場。之所以說成兵車回城,其實是一種名稱的雅化,就跟臭皮胡同改成受壁胡同、臭皮廠改成壽比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題胡同、糞廠大院改成奮章大院是一個意思。
9、東直門:走磚瓦、木材車
過去的磚窯都設在東直門外,從南方運來的木材也從東直門進城。實際上,東直門不僅僅只是走磚瓦木、材車,它走各種各樣的車,要是硬給起個名字,那就是東直門走百姓車。
最早的東直門大街其實是現在的東直門外小街,整條大街大概有三里多長地上鋪的是石板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家買賣鋪子,過了冰窖口,茶米油鹽醬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無論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