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是實現城市特色的關鍵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的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工作都進行得如火如荼,僅短短二十幾年間,就完成了西方國家歷經200多年才實現的現代城市化水平。
一座座嶄新的城市神話般地崛起,還沒有來得及深思熟慮,全國就已經有3億多人口走進城市,200多億平方米的新房拔地而起;還沒有來得及品頭論足,全國的城市已經是翻天覆地、舊貌換新顏了。
然而,與城市規劃者的理想相反,規劃所至,大多數城市的面貌并未變得更加令人滿意。放眼望去,像同一條流水線上生產的樣板工程一樣,所有的新城看起來極其相似,高樓、高密度、大廣場、寬馬路,千城一面,各自的歷史個性蕩然無存。
今日看來,古建筑與現代城市融合的關鍵就是要借助古建筑的保護解決“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實現特色化的現代城市。每座城市都應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而這種魅力就來自于獨特的建筑,它們是北京的四合院、安徽的民居、福建的土樓、陜西的窯洞……古建筑不是包袱,而是財富,是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的載體,是城市的價值,保護好它們,就是保護了城市自己獨特的那張臉。上海的石庫門就是借助古建筑實現特色城市的典范。
由于城市的不斷發展,昔日風光顯赫的石庫門早已不能滿足居住需求而漸漸淡出歷史舞臺,曾有專家不無憂慮地預言:二十一世紀,上海將見不到原汁原味的石庫門了。因此,建筑設計師們力求從保護歷史建筑的角度、城市發展的角度以及建筑功能的角度作多方面考慮,要把新的生命力注入這些舊建筑,以符合新世紀消費者的需求。建筑設計師們最后決定,南部地塊以現代建筑為主,石庫門舊建筑為輔。北部地塊以保留石庫門舊建筑為主,新舊對話,交相輝映。
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古建筑通通都放到博物館里供起來,想要真正長久地保護好老建筑,就要在保留其特性的基礎上,按現代人的要求對它進行改造,增添一些新的元素,讓它的價值體現出來,并得到提升。就像上海新天地一樣,讓外國人看了覺得很中國化,中國人看了覺得很洋派,上年紀的人感到懷舊,年輕人覺得時尚,每個人在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覺,那才叫真正意義上的保護與發展。
古建筑的保護和新建筑的營造,都應該因人而存在。只有“以人為本”,才能在建筑的新生與消亡之間,得失均衡,實現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