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圖》——你可知青綠山水畫的歷史?
▲《千里江山圖》(局部)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撤展了,再見到它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這些年的故宮越來越像家互聯網公司,展覽就是產品,憑借著雄厚的國寶儲備,無需推廣,無需公關,年年成為各大媒體的話題擔當,顯然,這是個全民逐漸復歸藝術的時代。
今年的展覽“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火爆依舊,但絕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千里江山圖》奪去了風頭,無可厚非,這畢竟是青綠山水畫王冠上的明珠。
但如果只關注這個展覽的前半部分:“千里江山”,而忽略了后半部分:“歷代青綠山水畫”,這趟漫長的故宮排隊之旅顯然是有遺憾的。比方說,展覽還有展子虔的《游春圖》,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等鎮館之寶級的作品,是不是被一掃而過了?如果沒忽視,那您是個內行,畢竟畫不是悍馬,越長價值越高。
▲《游春圖》展子虔
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忽略后半部分是情有可原的。因為我們提起山水畫,腦子里第一印象往往都是黑白所代表的水墨山水畫,但實際上繪畫能被稱為“丹青”,它必然是重視色彩的。我們早期的山水畫作品幾乎都是由彩色的,比如六朝、初唐時期的作品,像剛剛說到的《游春圖》就是其中的經典。
所以,青綠山水實際上是山水畫的古老傳統,它與水墨畫的分離是歷經魏晉的審美趣味變化后,在唐宋之際,各自形成了一套審美觀念與標準,兩者方才宣告獨立。
▲《洛神賦圖》
這段變化過程,可以用“天地”與“林泉”兩個關鍵詞解讀。
“天地”,也就是“天地圖形”,主要對應的是唐代和唐以前的山水畫作品,因為這些畫實質上反映了古人的世界中那些神秘的存在,如神仙、鬼怪,天空、日月星辰,所以“天地圖形”,就是把這樣一種雄奇的、遼闊的、神秘的自然觀用圖像加以表達,就像為天地繪制的一副肖像。
而從“天地圖形”走向“林泉”,則是指人物進入到山水之中,特別是古代圣賢,高士們代替了以往的神仙們。這些人物進入山水以后,改變了山水畫的一個走向,以往的雄奇遼闊如今充滿人間氣息,表達著文人們對隱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皴法的出現也為林泉意向的表達提供了技術手段,提示了一種近距離的、精細的觀看方式,這也同樣符合文人們的書齋文化。
▲《明皇幸蜀圖》(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青綠”二字,實質上也揭示了兩種重要的礦物性顏料:石青和石綠。它們分別由青金石和綠松石研磨成粉,后用清膠調和,作為繪畫顏料。
其中,青金石產于中亞,它傳入中國實際上是與佛教進入中國相伴生的過程,而綠松石則在伊朗、中國境內都有產出,因此其實在敦煌壁畫中有大量的青綠山水作品,作為佛像的襯托背景來使用。
▲敦煌壁畫中的青綠山水
而從具體的顏料上來區分,青綠山水也有“大青綠”和“小青綠”兩種說法,像小青綠是以植物色為主,如花青、淡墨來渲染,略施石青、石綠。以礦物顏料石青、石綠為主的就是大青綠,像《千里江山圖》就是典型。
因此,除了《千里江山圖》,青綠山水實際上還有很多經典作品,比如盛唐時青綠山水畫的代表《明皇幸蜀圖》,李昭道的《江帆樓閣圖》(這兩幅藏于臺北故宮,唐代山水畫代表作的缺席,是這次展覽的遺憾),與《千里江山圖》風格接近的宋畫《江山秋色圖》。
▲《江帆樓閣圖》
▲趙伯駒《江山秋色圖》(故宮在展)
鑒于青綠山水自身用筆精致、線條勻凈的特點,它實際上是宮廷、貴族所喜愛的繪畫,也就是院體畫的典型。第一幅完整的獨幅山水畫是隋朝展子虔《游春圖》,而后青綠山水在唐代李昭道李思訓父子后,達到興盛。到了宋代,由《千里江山圖》推向高峰。
但伴隨著中國畫審美趣味的轉變,尤其是明朝董其昌的南北宗論提出后,青綠山水開始讓位給文人畫,自身淡入畫壇,落入民間,成為被文人士大夫所鄙夷種類。
到了現代,青綠山水又重新煥發出生機,尤其是民國后,西方藝術傳入中國,印象派對色彩的推崇提示了中國畫家們,他們開始在此基礎上創造自己的風格,典型的像張大千的潑彩山水,還有劉海粟、吳湖帆的青綠山水。
▲張大千潑彩山水
事實上,無論你看或者不看這些作品,青綠山水和它背后的中國藝術史都是永存的。但如果一場展覽,我們只關注其中的明星選手,而忽略了它背后的歷史脈絡與傳承,那這只能是排六個小時隊的一場走馬觀花。可話雖如此,現實里卻是每個人條件不同,從忙碌的生活中抽身而出,藝術的意義永遠屬于那些希望自己成為創造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