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建筑——四合院與宮殿建筑
北京有著三千年的歷史文化,它曾為六朝都城,它有獨具特色的四合院它有雄偉壯麗的宮廷建筑,大到皇宮王府,小到平民住宅,每一處雕飾、每一筆彩繪,都是無價之寶,我們把它們叫做京派建筑。
四合院
四合院是京派建筑的一大特色,歷經700多年演變而來,其歷史之悠久,分布之廣泛,在中國居民中占據首位,堪稱我國漢族居民傳統住宅的典型。
北京四合院,“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
北京的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以院落為中心,依外實內虛的原則和中軸對稱格局規整地布置各種用房。
院落寬綽疏朗,人們在此穿行、采光、通風、納涼、休息、家務勞動。四面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走廊聯接,起居方便。
四合院屬磚木結構建筑,結構精巧雅致,青磚灰瓦,紅漆大門,整體色調為灰青色,造型古樸。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大門辟于宅院東南角。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院中的環境封閉而幽靜,院落寬敞。
四合院,以正房、倒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形成平面布局。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磚石砌成的臺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規模大,是院主人的住所。
院子的兩邊建有東西廂房,是晚輩們居住的地方,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小姐、女兒住后院,傭人住倒房,各不影響。
四合院的選址、裝修、雕飾、彩繪,處處體現著源遠流長的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特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四合院凝聚世代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共同的記憶,庭院方闊,尺度合宜,院內親切寧靜,有著古樸濃厚的生活氣息。
歷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曾有千余條胡同,京城內的民居四合院就散布在條條的胡同里。不論是王公貴戚還是平民百姓,都與四合院有著割舍不斷的聯系。
北京四合院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它以獨特的建筑風格和營建方式,成為中國北方四合式民居建筑的代表,是中國民居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宮殿建筑
除四合院之外,宮殿建筑,又稱宮廷建筑,也是京派建筑代表,為傳統建筑之精華。古代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突出皇權的威嚴,滿足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規模巨大、氣勢雄偉的建筑物。
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輝、巍峨壯觀。除了最基本的居住、工作、游憩等功能之外,象征在天子至高無上的皇權以及最高的政治權威。
中國古代宮殿建筑采取嚴格的中軸對稱的布局方式,古代宮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為兩部分,即“前朝后寢”:“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舉行大典之處,“后寢”是皇帝與后妃們居住生活的所在。
從歷代皇宮建筑群的規劃可以看到,帝王處理朝政的殿堂總是建在宮殿的前面,生活起居以及娛樂部分總是建在后面,明清紫禁城的規劃就是一個典范。
宮殿布局中的“三朝五門”在禮制上一直被后代皇帝所延續,但是在建筑形式上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又有所改變和發展。北京故宮的“五門”是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三朝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故宮是宮殿建筑的問鼎之作,也代表了傳統建筑藝術的最高水平。
門闕森森的宮殿建筑是我國古代建筑中規制最高、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建筑,是當時社會文化和建筑藝術的集大成者和最高體現。
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早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就出現了宮殿建筑。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大修宮殿,建造了氣勢磅礴的朝宮,它與漢三宮(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共同形成了中國宮殿建筑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此后,伴隨著江山易主與王朝更替,華夏大地上掀起了建造宮殿的熱潮。隋朝有仁壽宮、大興宮,唐朝有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以及隨后遼宋金元明清的宮殿,無不氣勢雄偉,規模龐大。
然而,令人扼腕嘆息的是,這些人類建筑史上的杰作大多在王朝殺戮的戰爭中灰飛煙滅,成為斷壁殘垣,能夠傳世的僅僅是北京明清故宮和沈陽清故宮。
而沈陽故宮從它的規劃布局、建筑形式以及建筑裝飾幾方面又充分展現了清朝早期建筑的特點,尤其是清朝建立者滿族的政治文化與民風民俗,使其成為中國現存皇室建筑群中地位僅次于北京故宮的重要建筑。
其實,所謂的宮殿建筑很大意義上說是普通民居的放大版,在功能區劃分上它兼顧了辦公與居住兩項職能,而故宮的居住區域便是由大量的四合院組成便是后宮嬪妃等的居所。在用材等方面高于普通民居。
歲月可以蒼老,故事可以斑駁,唯古典之美、古建情懷,讓人魂牽夢縈。傳統的京派建筑設計意境高遠、內蘊深厚,是傳統中式建筑文化的經典傳承,在現代建筑設計領域影響深遠,值得我們認真去研究、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