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國建筑文化的三大誤區
面對中國房地產市場上種種建筑文化的變異現象,我們需要增強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自省。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如何在這個黃金時代整合建筑文化、讓中國創造的中國房子能夠走向世界、面向未來?
房地產行業已經取得了壯觀的物質成果,但和中共中央最近提出的建立創新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距離尚遠。在建筑文化領域出現的種種變異現象,造成了房地產開發不顧民情、建筑文化傳統面臨斷裂的嚴重問題。
文化是建筑的靈魂。在新的時空和環境下,研討建筑文化已經超過了學術的范疇,不僅對個人和企業成長有關,更與房地產產業的發展有關,也關系到中國建筑文化的崛起乃至對世界建筑文化應該做出的積極貢獻。
反思是總結的前奏,總結是前進的基礎。在反思中國當代建筑文化的變異現象、追根尋源的同時,研討中國建筑文化傳統的本質及其發展,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中國建筑文化的三大誤區
反思之一,中國建筑文化先天不足,后天多難。中國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體系中有悠久的歷史,但是由于長期受儒家思想的約束、皇權政治的主宰,中國建筑在世界的影響力很低;加上鴉片戰爭以來,伴隨著強權經濟、政治的侵略,薄弱的中國建筑文化傳統不斷遭受到外國建筑文化的沖擊。在不平等的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中,盡管產生過有特色的作品,但先天不足的中國建筑傳統文化和國家的命運一樣,是多難的、落后的。
建國后產生出不少優秀的作品,特別是1959年通過北京興建十大建筑,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對中國建筑文化傳統有很大的發揚;但此后對復古主義的批判、受俄羅斯建筑文化的影響、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多年緊縮和調整建筑標準,以及文革中的“大批判”,都波及到建筑文化的發展。改革開放本來是中國建筑文化發展的大好機遇,但卻又受到“歐陸風”的侵襲;嚴重的“青黃不接”使西方建筑文化填補了我們發展的空間。由此引發出的建筑文化問題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暫時的,而是長遠的。
反思之二,對中國建筑文化業內至今定位不清,誤區重重。對于中國的建筑文化傳統是什么、在今天的城市化進程中究竟應該起到什么作用,存在著很多認識上的誤區。誤區一,認為中國建筑文化就是一種形式,主要是大屋頂、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國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內涵和人文精神,只會在現代建筑的樓體上硬搬某種廊子、亭子。誤區二,認為中國建筑文化已經過時了。
他們承認中國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認為這些傳統已經與現代的技術和材料不相適應,是過時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發揚傳統的問題上猶豫不定。其實,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歷史上每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隨著文化而興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離不開歷史的沉淀和積累,只是我們怎樣去把握和傳承的問題。第三,就是體系的對立。有人認為中西文化體系各不相同,要搞現代建筑就不要講傳統,兩者不可兼得。這種觀念在房地產業界頗有普遍性,在建筑師中間也有很多人是這樣看問題的。
雖然他們在中國土生土長,但受現代建筑教育多于受傳統建筑文化的教育,建筑傳統的根基很薄,基本上是喜新缺舊,缺乏建筑文化修養。新一代的建筑師認識上的淺薄必然導致一方面迫于市場激烈競爭的壓力,設法去滿足政府領導和發展商的意愿,另一方面又要受到“明星”、“大師”的左右,在我們的建筑報刊、書籍、報告中,到處充斥著西方的建筑文化,許多建筑師難免受其影響,隨波逐流。
有一位著名的外國的建筑師曾這樣說,我在中國的看到的建筑基本只有兩種:要么是模仿、要么是徹底的破壞。外國同行都如此深刻地看到中國建筑文化存在的問題,現在,應該是為中國建筑文化傳統重新定位、走出重重認識誤區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