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專家羅哲文:古建筑與傳統家具的關系
著名華人建筑設計師貝聿銘說:“要了解中國古建筑,最好找梁思成。”這是他上世紀六十年代說的話。在梁先生已經仙逝三十余年后的今天,要了解中國古建筑,了解中國古家具與古建筑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們找到了梁思成的學生、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先生。
研究中國古典家具者越來越認識到,中國傳統家具在柜架結構、榫卯工藝、造型和裝飾手法上,都與中國古代建筑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做為中國古建專家、傳統家具的使用者,長期與古代建筑及居室文化打交道,羅哲文先生對此體悟很深。他認為,中國傳統家具對古建的師承,首先要從中國古建筑的“中國特色”說起。
“比如架構方式,中國傳統建筑與歐美各國不同,歐美是純磚石結構,由磚石壘砌結合拱券,沒有木頭,當然也就無法形成環環相扣能撐起整個房屋的框架——大木梁架結構;同樣,也無法做成榫卯。而中國古建筑的特色就在于大量地使用了木頭,而且木頭相互結合不用外物,靠的是本身榫和卯的咬合。中國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榫卯了,河姆渡大量出土的古代建筑遺址里可以看到。”
羅先生指出,在結構方法上,榫卯體系是非常了不起的東西,它穩定性好,牢固耐久,河姆渡發現的榫卯有的沒朽爛,仍舊咬合在一起,七千年都沒松開。
他打了一個比喻:框架結構可以看做傳統家具的“身架”,榫卯結構則是它們的“關節”。那么,從“身材”到“關節”,傳統家具為什么和古建筑那么相像呢?
羅先生說,家具的誕生和建筑是分不開的。建筑的出現是人類進入定居時代的標志,在此之前,游牧遷居時代不需要固定的建筑物。而一旦筑房造屋定居下來,居室就需要有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家具。家具是建筑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為家具比建筑物出現得晚,它誕生時,便會對建筑有不少的學習模仿,如大木梁架結構、橫梁與豎柱之間榫卯銜接方式,進而,家具紋飾也會借鑒和模仿建筑的裝飾手法。
“古代建筑都有四角支撐的立柱,民間叫頂梁柱,一般四柱構成一個間房,與之相連,有欄額、枋子、雀替。傳統家具對應的有四條腿、橫棖、牙板和花牙子等。在尺寸和造型上,家具要適合人體尺度,桌椅板凳床榻箱柜接觸的是人體,和人的日常生活關系緊密,或坐臥、或站立,都要求尺寸適度。從結構和尺寸上,最初出現的家具,可以看做是適應人體尺寸的微觀的建筑。”
古家具對古建筑的學習與模仿還表現在許多細處,可以歸結為幾種移植:構件移植、線腳移植、開光移植和紋樣移植等。就這些細部提供的“物證”來說,某個朝代建筑風格的時代性,對鑒定某樣家具是否是該朝代家具,有著很強的說服力。
古家具VS古建筑:遺傳中的進化與變異
在借鑒古建筑造型風格的同時,中國家具在自身發展中也有一些進化變異,其中不少為獨創。比如在“身架”上,對建筑中原來橫平豎直的東西做了創新,出現了三彎腿、羅鍋棖、聯幫棍等帶弧度和曲線的造型。這主要是在不損壞牢固性和實用功能的前提下,考慮了人身結構需要,并加入了裝飾的美感。其實古代建筑也不排擠圓弧等裝飾性,如房屋上的月亮門和帶拱形的窗子,立柱頂上與橫梁結合位置也要做卷殺,做出圓弧形進行銜接。只是,古典家具在這方面有了更多的推陳出新的獨創。
羅先生特別強調,傳統家具對古建筑的“改進”,考慮得最多的是實用因素。他說:“從空間距離和親近程度講,家具比建筑離人更近,貼著人的身子,更容易讓人發現它們的利弊,從而進行改進。為了提高舒適程度,靠背和扶手做成了彎的,制造材料加進了竹子、藤蔑、軟屜,直至座上使用軟墊。”
即使在榫卯結構上,羅先生認為古典家具在學習古建筑風格的同時,也做了不少改進和創新。例如,為追求牢固和美觀,憑借著更有創造空間的硬木材料,能工巧匠們以自己的智慧使榫卯體系得以進一步拓展,花樣越來越多,而且在具體接合上顯得更細密、更嚴謹、更規整。
傳統家具對古建筑的學習和改進還體現在外觀紋飾上。考古發現證明,凡古建筑上出現過的裝飾紋樣,都可能被用到傳統家具上。建筑對家具的影響有時代特色,如唐宋家具和明代家具,造型簡樸,注重實用,簡單的雕飾恰到好處,起到點睛作用,不做更多的裝飾,這與同一時代的建筑風格相一致。到了清代,家具注重雕鏤彩繪,裝飾越來越繁復,除了當時王公貴族對家具的貴族化要求外,與清代的建筑發展也有關系,因為清代建筑就講究雕梁畫棟,裝飾手法很鋪張。
家具紋飾有進一步的發展,從鑲嵌大理石到鑲嵌金銀珠玉和鑼鈿,有許多是屬于純裝飾性的,這在屏風制作上達到了極致,很多屏風髹漆彩繪,做得非常漂亮。
羅先生認為,建筑是大結構,家具是小型精致的“建筑物”,二者在整體神韻上常常是相通的。家具的優勢在于硬木比磚石更易于展開局部細節的創意,可以從小處著手,施展神來之筆。如線腳勾畫上,傳統家具彎曲多,從實用角度講不易碰傷人,從美學角度看,十分圓潤秀美。
做家具的不要光盯著家具,還要研究居室文化
經過羅哲文先生梳理,我們更加清晰的看到了中國古家具和古建筑的關系。“做家具的不要光埋頭盯著手里的家具,還要時常抬頭看看古建筑,留意一下居室文化。”羅先生說:“看了古建筑,可以更加明白家具一板一棖、線條紋飾的出處,懂得家具發展的歷史源流,知道它們在同一條文化脈絡里,這樣,你做出的家具才會在大的方向上不出錯;而了解家具的結構原理、工藝特點、紋飾風格等來龍去脈,你才可以更好地把握創新尺度,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羅先生指出,出于節約用地、建筑高樓大廈的需要,中國城市的現代建筑越來越多地使用了西方建筑手法,但在居室風格上,房屋的主人仍保留了許多中國傳統居住文化元素。空間特點不同了,怎樣把中式風格加進來呢?要把握一個原則:家具要適應居住空間需要,像故宮的各個大殿,里面家具和殿內空間以及門窗都是統一協調,相互和諧的。
出于這一原因,羅先生推薦家具廠家老板和設計師們多看看故宮、頤和園、天壇為代表的皇家風格古建筑,以及山西大院、北京四合院、安徽民居為代表的民間建筑。既看建筑本身,也注意一下里面空間結構和陳設的家具之間的搭配關系。他總結說:“建筑、家具和家居是人們棲居生活中不可分割的整體,研究建筑的不妨研究一下家具文化,研究家具的更應該琢磨琢磨建筑。打通了與自己相關聯的門類,更容易把東西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