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上元之夜:故宮古建筑群迎來首次“燈會”
元宵佳節,故宮博物院舉辦“紫禁城上元之夜”慶祝元宵節活動。這是故宮博物院94年來首次開放夜場,面向預約公眾免費開放。今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間大規模點亮。
此次故宮燈會吸引了大量的攝影愛好者和市民游客們,大家紛紛表示為了如此絢爛的燈光秀,凍一凍怕什么。然而,想去看紫禁城上元夜的網友遭遇搶票難。2月18日晚,有網友在午門附近偶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他表示,以后故宮也會實驗性在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節日夜間對外開放,慢慢成常態化就好了。
每5米一盞紅燈,為紫禁城宮墻籠上一層喜慶的紅色光暈。神武門的匾額被一束光打亮……宮內的燈完成大秀后,有些還將被再利用。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正在乾清宮前展示的天燈和萬壽燈堪稱故宮最大體量的一組文創產品,結束展覽后它們將被公益拍賣。
與故宮“燈會”一起火起來的,還有各式各樣的文創產品。燭影添香的香氛、香薰,以重華宮宮燈為原型設計的鑰匙扣,《歲朝行樂圖》《清明上河圖》等題材的紙雕燈等“紫禁重華鬧元宵”系列文創熱銷。單霽翔說:“故宮的文創產品不僅要使用,還要添加趣味性。”
其實,故宮“燈會”并非只能夜賞。春節前,紫禁城的宮殿亭閣就已經被成百上千盞宮燈裝點起來。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乾清宮前丹陛上下豎起“天燈”和“萬壽燈”各一對。
立天燈、萬壽燈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從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8000多人力。按《國朝宮史》記載,每年臘月二十四日安設天燈、萬壽燈。天燈至次年二月初三撤出,萬壽燈至正月十八日撤出。隨著清朝國力逐漸衰弱,道光二十年(1840年)皇帝下諭,此后天燈和萬壽燈停止豎立。今年,消失了179年的故宮盛景恢復。
為了復原天燈和萬壽燈,故宮研究人員幾經努力,在文獻中查出了天燈、萬壽燈的使用方式、歷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詳細尺寸;又在各個庫房中找到了燈身模型、燈聯小樣以及燈桿原件。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介紹,總計找到了尺寸大小不同的緙絲燈聯共7組:其中乾清宮3組,一組是完整的一套16幅;皇極殿4組,均不成套。尺寸長度多在40至60厘米,最長的一組是皇極殿的燈聯,為116厘米。
復原過程中,也有一些變通。比如萬壽燈的4根戧木,原長二丈六尺二寸,即8.348米,故宮進行了一定縮短,調小了支立角度,為觀眾留下更多參觀空間。
“展覽結束后,我們希望將此次復原的天燈和萬壽燈進行公益拍賣。全部所得將用于貧困地區的學生們。”單霽翔說,“故宮計劃為明年春節再制作一組天燈和萬壽燈,并在未來循環利用不再反復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