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物“撐傘”不僅在災時,更應在平時!
作者:
更新時間:2023-02-26
點擊數:
“村村有古廟,處處有古建”,山西是我國文物大省,目前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達53000多處,古建筑28000多處,有“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之譽。古老的文物建筑凝結著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見證著一個地方的歷史變遷和文明風韻,一旦遭損就不可能恢復。因此,大雨中的山西古建筑是否安好,備受全社會關注。
在以往的洪澇災害中,一些地方也出現了文物被損毀的情況,令人揪心。應該承認,山西遭遇連續強降雨,確實屬于不可測因素,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問題。正如有關專家指出,相關部門既然能對氣象災害作出預報,為何不對古建筑保護制定預案?
自然災害固然可怕,但文物保護并非不可為。面對氣候變化,文物保護要有前瞻性,提前預判并采取相應措施,及時制定合理有效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才能確保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目前,山西很多文物保護單位與當地公安機關、村委會都建立了聯動機制,以便災害來臨時及時調動人員保護和轉移文物。
然而,為文物“撐傘”,不僅在災害發生之時,更應在平時。此次持續暴雨給山西鄉村古建筑帶來的考驗是巨大的,文物受損的程度也是嚴重的。但是,我們不能把責任完全歸為強降雨,“因為那些倒塌的鄉村古建筑此前損毀就已經很嚴重,這次的降雨只是加速了倒塌”。有民間古建筑保護專家坦言,“大量鄉村古建的日常維護幾乎沒有”。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期待此次山西強降雨能夠真正敲響警鐘,讓更多的目光落到古建筑的日常保護上來。讓文物免遭“風雨之害”,一方面要加強防災減災研究,完善文物日常保護措施,一旦出現破損跡象能及時修復;另一方面要完善防災減災預案,建立監測預警、培訓演練、災情防范、受災處置等機制,增強應對災害威脅能力,制定更完備的常態化保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