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斗拱的起源和演變
斗拱是中國特有的建筑結構,一般總是出現在較大型建筑物上,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后來逐漸成為等級、身份的一種建筑文化符號,表現了我國建筑民族風格。斗拱的造型體現了建筑受力構件與造型藝術的有機結合,它與屋頂獨特的連接方法使其成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對我國現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義。
目前對斗拱的起源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由井干結構的交叉出頭處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擎檐柱演化為托挑梁的斜撐,再演化成斗拱。
斗拱在中國木構架建筑的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它的演變可以看作是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筑形制演變的重要標志,也是鑒別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筑年代的一個重要依據。斗拱的演變大體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銅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戰國中山國墓出土的銅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漢代的石闕、明器、畫像石和畫像磚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從漢高頤闕和四川牧馬山、山東高唐出土的漢明器陶樓上可以看出,柱頂有斗拱承托檁、梁或樓層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檁,各個斗拱間互不相連。漢代以后開始在柱間用斗拱,最初是一種在現代稱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額枋上立一個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檁。至初唐,從西安慈恩寺塔門楣石刻《說法圖》上還可看到佛殿柱間仍用人字拱。
第二階段為唐代至元代。這個時期斗拱的主要特點在于柱頭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結在一起,順屋身左右橫出的拱也和井干狀的柱頭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頭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側兩面的梁交織成一個分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為各交叉處的加強節點。這時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構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這個水平框架現在稱為“鋪作層”,用于殿堂型構架柱網之上,對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起關鍵作用?,F存唐代五臺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這種做法的典型實例。宋《營造法式》中所載各種殿堂構架的斗拱與梁架結合,已不如唐代緊密,但仍類似。
佛光寺大殿斗拱
第三階段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開始,柱頭間使用大、小額枋和隨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斷縮小,間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樣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壓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發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維持構架整體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為縮小。
北京故宮太和殿上檐斗拱
從斗拱的形狀與名稱來看,是象天法地的。古代先民在長期觀測天象變化中,看見天空上有組星座計七顆,就是所謂“北斗七星”,若用一根假想的線將它們連接起來,就象生活中的匙,匙的端部就象古人用來量米的斗一樣,斗轉星移,四時更替,就如中國古代民謠所唱: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中華世代按照不同的變化規律進行播種、耕作、秋收、冬藏。斗拱中的斗就是北斗的象形物。此外,還作為封建社會中森嚴等級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標準。從拱的造型來看,兩端對稱彎曲向上翹起,拱的一端形狀極像農夫耕田的犁。這種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器具和生產工具形狀的造型手法是與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分不開的,不僅在造型上受人喜愛,而且還具有吉祥內涵。
中國古典建筑最富有裝飾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為己有,斗拱在唐代發展成熟后便規定民間(民宅)不得使用。斗拱一般總是出現在較大型重要的建筑物上,久而久之便成為統治者權貴們的“私有物”,成為等級、身份的一種建筑文化符號。到后來便發展為只有宮殿、寺廟及其他一些高級建筑才允許在立柱上與內外屋檐的枋上安裝斗拱,并以斗拱層數的多少來表示建筑的倫理品位。大雄寶殿等重要區域上的斗拱就比寺廟其余配殿的斗拱要顯得復雜與雄偉。因為這更有禮制象征意義。
斗拱是中國古建筑的代表性語言符號,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并結合不同時期審美理念,不斷發展和完善而成的,今日以成為傳統建筑的魅力形象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