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鼓石——中式傳統(tǒng)建筑的經典構件
抱鼓石一般位于傳統(tǒng)四合院大門底部宅門的入口,形似圓鼓,屬于門枕石的一種。因為它有一個猶如抱鼓的形態(tài)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抱鼓石民間稱謂較多,如:石鼓、門鼓、圓鼓子、石鏍鼓、石鏡等等。
在傳統(tǒng)民宅大門前很常見,如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門、徽州祠堂的版門,在傳統(tǒng)牌樓建筑如牌坊、欞星門中也有類似抱鼓石的夾桿石。作為承托和穩(wěn)定門板門軸、加固或安裝門檻的一個構件,抱鼓石有利于防止門板受外力晃動,大大增強門框的穩(wěn)定性,起到聯(lián)系門檻的作用。另經枕石墊高后還可以防水防潮。外部抱鼓石主要是承擔著大門板的平衡重功能,以其前部的重量來平衡門板轉動時的重力。
抱鼓石發(fā)展了宅門的功能構件門枕石,其等級是由門的等級決定的。古時封建時代,一些“有身份”的官宦世家,通常會安有抱鼓石,帶有級別,普通的人家是不允許設這兩塊石頭的,因此抱鼓石被認為“非貴即富”的門第符號,是最能標志屋主等級差別和身份地位的裝飾藝術小品。
清張廷玉等所撰《明史·輿服四》中有:百官第宅:公侯,……門三間,五架,用金漆及獸面錫環(huán)。一品、二品,……門三間,五架,綠油,獸面錫環(huán)。三品至五品,……門三間,三架,黑油,錫環(huán)。六品至九品,……門一間,三架,黑門,鐵環(huán)。清代又沿襲明制,《清律例》:一二品正門三間五架、三至五品正門三間三架、六至九品正門一間三架。
明清時期明確規(guī)定了官員第宅大門的等級規(guī)范,品級不同門宅的間架不同,于是相應地門戶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因此,門戶越大,相應地門枕石也應越大。為了達到大尺寸門扇的形式及功能,必須加大門檻外側的門枕石體量。基于人們對于宅門裝飾等級的追求,自然不會忽視入口處這一對門枕石構件的裝飾。
那么為何古人偏偏選擇了鼓作為門枕的造型呢?《說文》:“鼓,擊鼓也。”中國古代擊鼓升堂、擊鼓定更等等已經形成了官制的行為特征,鼓成了官衙的符號。在明清時期衙門口有鼓是為了“擊鼓升堂”用的,這里擊鼓的目的就是傳聲。古代大戶人家院落深深,光靠拍打鋪首或門鈸可能不足以讓內院人聽見,故擊鼓傳聲也是情理之中的。于是我們可以設想官宦人家在宅門門枕石上刻了一個象征通報來客的鼓形,是有心理鋪墊的。
因其樣貌很漂亮威武,模仿之風一開剩下來就是定制了。于是安放抱鼓石便成了權利地位的門戶象征。同樣,因為鼓是法事專用的樂器,把抱鼓石看作能夠驅邪避災的法力象征,在佛寺祠堂等廟宇前面擺放抱鼓石也是順理成章的。另外,將門枕石上方做成圓形可與下部方形基座構成“天圓地方”的造型關系。
抱鼓石是民居宅門構件的功能產物,它是依托功能施以裝飾的石制構件,起著圍護大門壯主人威勢以撐門面的作用。中國的外墻宅門一般為兩扇,而內室門戶為一扇,因為漢字門是由兩戶所組成的,兩扇門決定了抱鼓石必定是對稱的結構。
抱鼓石并非“門當戶對”的門當,但可作為聯(lián)姻身份匹配的參照物。抱鼓石是物化的禮制文化符號,它是一種內在世界(文化)通過裝飾符號語言展示于外在世界(現(xiàn)世)的典型事例。
臺灣民間因曾有乞丐坐在上面,所以又有“乞丐椅”的稱呼。它不僅能承受和平衡門扉的重量,還可強固門框。故其門內部分是承托構件,門外部分是平衡構件。古時候的門沒有鉸鏈、合頁等,是靠門枕和連楹(宋代稱雞棲木)來固定門扇的,如果沒有門枕來抵住門框,開關門扇時就會搖晃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