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精美的影壁——走進中國傳統建筑設計
影壁,是中國建筑中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不讓大家一眼看到院內,從而保持建筑內部的隱蔽與安靜。影壁是中國傳統建筑中一個獨具個性的構筑物,它的產生是伴隨著中國傳統建筑組群的成熟而逐漸發展的。
影壁作為漢族建筑中重要的單元,它與房屋、院落建筑相輔相成,組合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雕刻精美的影壁具有建筑學,和人文學的重要意義,有很高的建筑與審美價值。
影壁墻作為中式建筑中的重要景觀,在北京四合院、晉商民居、徽派建筑到故宮都有著廣泛的運用。民居之中大部分影壁都是磚雕影壁,其余石雕、琉璃影壁都可以參考磚雕影壁設計方法。
影壁之中最復雜的形式就是獨立影壁,根據樣式可以細分為普通一字影壁、八字影壁(也叫撇山影壁、雁翅影壁)、三聯影壁等。這種影壁往往較大,主要用于正對大門位置,烘托大門氣勢;八字影壁位于大門兩側,除了裝飾大門也有烘托氣勢的作用。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依附于墻壁,比如座山影壁,也叫山墻照壁,在傳統四合院一進垂花門往往就能看到,往往坐落在廂房正對大門的山墻上。這種影壁能節約不少空間。做什么樣的影壁,可以根據預算、空間大小以及位置來確定。
影壁的規格沒有固定的要求,往往根據所在空間大小確定。對于大門處影壁,寬度往往較大門略寬即可,高度不能超過大門及旁邊的房屋屋脊。至于寬高比也沒有一定的數值,但為了照顧人的視覺體驗,可以考慮寬:高為16:9或者4:3,現代電腦顯示器就是按照人類最舒服的比例設定寬高比,影壁也可以參考這樣的設定。
影壁墻主要分為三個結構——壁頂、壁身、底座,和中式房屋建筑一樣分為三個部分——屋頂、屋身、基座。如果不是獨立影壁,可以只保留壁身,也可以壁身加壁頂或壁身加壁座。
壁頂又叫壁帽,大多是四角翹起的壁頂——廡殿頂,但也有硬山頂、卷棚頂、歇山頂等形式可供選擇。壁頂兩端可以放鴟尾,也可以省略。瓦作下方有磚雕斗拱,和房檐結構十分相似。另外還有花罩、雀替、額枋、博縫等結構,可以適當刪減,以施工便捷、節約成本。
壁身部分是影壁主體。中間掛件(古代稱之為中心花)的選擇十分重要。影壁圖案的選擇,在古代會受限制,比如民間不能用使用龍鳳圖案,但在今天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自由選擇合適的圖案,總之自己開心就好,那些封建等級限制完全可以拋到九霄云外。
背景部分(古代稱為影壁心)一般用斜鋪45度方形青磚,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墻地磚系列可供選擇,比如龜背圖案、長方形青磚等等,但圖案最好不要復雜,以免干擾中間掛件圖案的欣賞。四角還有角花(古代稱為岔角花),宜選和中間掛件呼應的題材。四周邊框,不能層次過多,一般不超過3層,以免看起來雜亂。線框圖案多是幾何圖形及花草藤蔓,可以自由隨意搭配。
影壁墻底座一般做成須彌座形式,這種形式源于古代佛像的底座,因佛教影響范圍擴大,逐漸影響到建筑及相關小品。須彌座一般包括上梟、上混、束腰、下混、下梟以及最底層的石基,這些結構都可以用唐語磚雕線條系列表現出來。另外也可以做成簡約的底座,不分層次,也不裝飾圖案。
影壁不僅有很強的實用功能,遮擋外人的視線,烘托氣氛,增加住宅氣勢。它還有風水功能,在風水學上,影壁不僅能夠“驅擋鬼怪”,使院落寬廣深邃,還能夠緩沖氣流、阻擋煞氣,凝聚財氣、人氣等。影壁墻設計切忌生搬硬套,以免過于普通,沒有特色以及自己的思想內涵,淪落成一座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