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建筑中的門楣和門楹
門楣是大門正上方的橫梁,也就是春節時貼對聯橫批的地方;門楹是兩楹上方的橫木,也就是門兩側柱的上方。
門楣是一種地位的象征,因為在古代,門楣的修建是有明確制度的,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門之上標示門楣,一般平民百姓是不準有門楣的,哪怕你是大戶人家,富甲一方,沒有官面上的身份,也一樣不能在宅門上標示門楣。而且門楣上不同的門檔數量也與不同官員的品級相關,比如說兩個門檔的對應的是五至七品的官員,四個門檔的對應的是四品及以上的官員,而最高等級的十二檔的門楣只有親王及以上品級的人才能使用。而門楹則沒有諸多的限制,無論什么樣的人家都可以擁有門楹。
此外,相對而言,中國傳統建筑中的門楹在整座門樓的最外面,門楣則在門樓的縱向線正中間,而且門楣比門楹靠里一點,同時門楣制作時一般都是用粗重的實木制成的,而門楹的制作材料沒有太多的規制。
門楣的地位要比門楹更高一些,且象征意義也比門楹多,比如說在古代人們都會說是“光耀門楣”之類的,在古代說的門當戶對,這個門也是指門楣,門楹則沒有那么多的意義。而且門楣也是人們對于權利和財富的向往的直觀表達,能夠在自家修建門楣是古代人追求地位和權力的最直接地體現。
另外,門楣也有區分,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數。簡單來說,門楣上有兩個門檔的,對應的是五至七品官員;門楣上有四個門檔的,對應四品以上官員;至于十二個門檔的,則只能是親王以上的品級才能用,換句話說,即便是皇親國戚,不是封王的也不敢建三開門,嵌十二個門檔。門前也有要求,官員們講究門高于路,所以門前要有臺階,但這臺階可不能隨便修,也要按照制度來。六、七品官員門前臺階不能高于二級,五品官門前臺階不能高于三級,以此類推,但臺階數目最高不能超過八級,超過八級那就是九了,九乃數之極,那是代表頂點的數,除了皇上誰也不能用。隨著官員晉升,門前的臺階數目會慢慢增加,文人們經常談的一個詞“進身之階”,其中的“階”就是從這兒來的。
最后,雖然說在當今社會,因為建筑物的關系,門楣和門楹不再被人熟知,甚至很少有人能見識到真正的門楣和門楹,但是這兩者都是我國古代建筑的代表,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我們應該了解他們并正確的區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