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構件中滴水與瓦當
瓦當,俗稱勾頭,滴水,俗稱滴子,它們都位于中國傳統建筑屋檐的頂端,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的具體功能、具體的位置與形狀之間略有差異,瓦當位于由合瓦形成的瓦壟的底端;而滴水位于由仰瓦形成的瓦溝的最下面,垂吊在屋檐頂下,在其他方面如材料、燒制技術等方面等很相似,幾乎沒有區別。
在二者共存的時代,瓦當和滴水一上一下相間排布在屋檐頂上,滴水是瓦當的延伸;但是,滴水的出現要比瓦當晚一千多年。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們首先把技術要素排除在分析范圍之外,而從滴水的自身因素包括功能和審美要素與外部條件包括氣候要素和區域差異兩個方面加以分析探討,從而解開這個塵封一千多年的困惑。
作為古建筑構件,一般因其實用功能而產生,然后或許會經過藝術性的裝飾,具有實用和審美雙重功能。滴水也不例外,實用功能是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滴水的主要實用功能便是防止雨水的回流,雨水的回流深度與雨量的大小、屋頂平緩有關。
防止雨水回流有兩個好處,一是防止雨水對檐椽的侵蝕以及雨水滲入屋內,二是防止雨水對建筑物臺基的沖刷區域過寬,從屋頂上流下的雨水只落在屋檐頂正下方的有限區域內,從而較好地保護臺基平整和墻基的穩定。
在滴水出現之前,這種屋檐的建筑形式被人們所認可,也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滴水出現之后,與瓦當共同裝飾了屋檐,而且瓦當滴水上的紋飾也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如明清兩代的皇家建筑多用琉璃瓦當滴水,將建筑裝扮的富麗堂皇;江南的水鄉園林建筑使用灰黑色的瓦當滴水,使建筑更加的清新淡雅,符合人們的審美標準。在這兩種屋檐建筑形態的轉變過程中,需要很長的時間。
一旦滴水構件出現在了屋檐上,人們不但用它來防止雨水回流,還從美的角度來確定它的形狀與紋飾等,與瓦當交相輝映,使它們與大屋頂相協調,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古建筑屋檐的形態,如宋遼金的寺院大殿,明清園林建筑,故宮等。
我國的地域面積廣大,而且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和交通的落后,有的地方比較封閉,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區域,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表現在傳統民居上則是有不同的建筑形態。它們有的對滴水構件沒有實用方面的需求,這也會延緩滴水產生的時間。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最早的干欄式建筑是在新石器時代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其后成都的十二橋商代后期遺址、湖北蘄春毛家嘴西周中期遺址也都發現有大型的干欄住宅建筑遺址。根據一些復原的干欄式民居建筑,比如“成都十二橋商代遺址干欄建筑復原圖”可以看出,屋頂鋪有茅草,并沒有陶瓦構件,瓦當的出現晚于黃河流域地區,滴水在干欄式建筑上的使用就更晚了。
自隋唐大一統之后,交通進一步得到改善,區域交流進一步得到加強,城鎮進一步得到發展,滴水構件開始被廣泛的使用,不過在很多的鄉村地區,仍然保留著當地的傳統建筑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