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園-乾隆皇帝命名的皇家園林
首都北京有許多皇家園林,其中有這樣一個皇家園林,被乾隆皇帝命名為靜宜園。清朝乾隆皇帝非常喜歡靜宜園,幾乎每年都有幸香山。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乾隆皇帝如此喜歡的皇家園林。
香山公園建于金大定26年(1186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元、明、清都在這里建離宮別院,香山寺曾是京西寺之冠。清乾隆十年(1745年),皇家在香山公園大興土木工程,殿宇廊軒,共成名城二十八景,后筑圍墻,乾隆皇帝賜名靜宜園咸豐十年(1860年)和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香山公園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焚毀,香山二十八景多被破壞。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建設,人民公園近半個世紀的建設,已成為中外著名的北京十大公園之一。香山一年四季氣候分明,春天山花盛開,夏天清新宜人,深秋紅葉飄動,冬季銀妝素裹,四季景觀各具特色,園林樹木多,其中古樹5800多棵,具有獨特的山、泉、古樹、紅葉豐富的園林內涵,是避暑勝地,天然氧吧。香山紅葉10萬黃魚在國內外都很有名。每年深秋,滿山紅葉的森林都被染成了首都最濃的秋色。
由于其地理位置靠近北京大師,沒有長途旅行的痛苦,不受自然季節氣候條件的限制。你不僅可以在春天郊游,在夏天享受涼爽的夏天,還可以在秋天觀賞香山紅葉。冬天,你可以欣賞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
靜宜園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整個公園的結構沿山坡而下。它是一個完整的山地公園,分為內墻、外墻和別墻三部分。內墻位于東南半山坡的山麓,是主要景點和建筑的聚集地,包括宮廷區、古寺香山寺和洪光寺,散落著瓔珞巖等自然景觀。外墻是香山的高山區,面積廣闊,散落著15個景點,大部分是欣賞自然風光的最佳場所因景而建的小園林建筑。靜宜園北部的一區別垣,包括昭廟和正凝堂。每到深秋,內垣西北區都會有一片黃魚,觀西山紅葉成為靜宜園的重要景觀。靜宜園是曾經存在于北京西山余脈香山的皇家園林。歷史可以追溯到遼朝。靜宜園的名字是在清乾隆年間建造的。后來,它在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八國聯軍的災難中被摧毀。1913年,它成為輔仁大學的發祥地,現在是香山公園。
香山靜宜園依托西山的群山,與玉泉山、玉峰塔形成了兩層景深,構成了北京西部皇家園林甚至整個西北郊區平原的背景。爬山俯瞰,俯瞰靜明、清毅兩園的湖光山色,俯瞰成千上萬的景色,展現了北京西北郊區的整體環境美。
香山是西山被稱為太行八星和神京右臂的支脈。香山永安寺早在唐安寺就建在這里,香山寺就建在金世宗大定26年(1186年)的永安寺原址。到明朝,許多佛教寺廟已經建成,但香山寺仍然是最宏偉的。明朝萬歷皇帝親自為香山寺寫牌匾;此后,朝拜佛教寺廟參觀山景的達官貴人、騷人墨客、信徒絡繹不絕,香山成為北京西北郊的風景名勝區。
香山靜宜園二十八景的建成,是靜宜園基本建成的標志。乾隆皇帝對香山靜宜園情有獨鐘,作了一組詩《靜宜園二十八景詩》,表達了對園內山景的熱愛,乾隆皇帝命名的題署有二十八景—勤政殿、麗樓、綠云芳、虛朗齋、瓔珞巖、翠微亭、青未去、馴鹿坡、蟾蜍峰、棲云樓、豪、香山寺、聽松、來青軒、望霜高、知樂室、霞標踏板、玉泉、艷秋林、雨香館、胎陽阿、芙蓉坪、香霧窟、棲月崖、重翠庵。
秦政殿是香山公園最具皇家特色的標志性建筑,是28景中的第一座。這是清朝皇帝在香山靜宜園居住期間處理政府和接待宮殿大臣的地方。殿外的牌匾是乾隆皇帝寫的。
香霧窟是靜宜園28景中最高的,是乾隆皇帝靜修悟道的地方,香霧窟前有一個平臺。平臺上有四個牌樓,牌樓上的字也不一樣。香蒲琪琳牌樓于2001年重建。皇帝命名這個名字是為了讓這里有無數奇花異草,芬芳芬芳。花開的時候,整座山都很香。奇林代表香山仙境中有許多玉樹。香霧窟東側、南側、北側有許多小牌樓,分別代表到仙境香山的不同途徑。
修復后的香山靜宜花園走出廢墟,充滿活力,吸引全國游客觀看皇家花園,感受歷史文化魅力。北京聯合大學北京研究所所長張寶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文化遺產是保護文化遺產、繼承歷史背景的重要載體,人們可以看到山、水、思鄉,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據了解,近年來,北京對文物和歷史遺跡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后來,北京發布了《北京十三五加強國家文化中心建設規劃》,包括長城、運河、西山三個文化帶建設規劃,使這些分散的文化遺產成片呈現,整體得到保護。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靜宜園的所有內容。我希望它能幫助你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