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鳳凰寺是中國四大清真古寺之一
杭州鳳凰寺,又稱真教寺,因其建筑結構如鳳凰展翅而聞名。據說這座古寺成立于唐代,歷經宋元千年,是中國東南地區伊斯蘭教四大清真寺之一。寺廟里有21面古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古碑,100多年前就為學術界所知。然而,一個世紀以來,沒有人能完全解釋它,這已經成為一個世紀的謎。
鳳凰寺作為中國沿海地區伊斯蘭教四大古寺之一,在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享有盛譽。如今,它也是杭州伊斯蘭教信教人民的崇拜中心。
在這座古廟里,有21座古碑。其中,有20平方米的阿拉伯古墓碑和1座明代古波斯文寺碑,對杭州歷史文化的研究,特別是伊斯蘭文化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這些古代紀念碑早已引起了回族教師和國內外學者的注意,但尚未完全解釋。
原因是很難解讀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古碑銘文。它不僅要求讀者精通古阿拉伯語和波斯語,還要熟悉許多變體的特殊碑銘文。而且墓碑上滿是石花,很難識別音點,往往是千里之外的差距和謬誤。正因為如此,鳳凰寺的這些古碑銘文還沒有得到證實,成為杭州人難以解決的疑惑。
鳳凰寺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杭州市政協的不懈努力下,國際頂尖科研團隊花了幾年時間共同解決了鳳凰寺之謎。寺廟建于唐代,宋末被摧毀。元朝時,伊斯蘭教人物阿老丁開始重建,明朝再次擴建,最終形成了鳳凰寺的建筑群。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記載:文錦坊南,元延佑間,真教寺,回大師阿老丁修建。
寺內禮拜殿為元至正元年(1341)遺物,是磚結構無梁殿,上覆磚結構穹頂。在穹頂上,建有尖屋頂,中間是重檐八角形,兩側是單檐六角形,具有中國傳統建筑與伊斯蘭教建筑融合的明顯特點。周殿后壁設有讀經臺,中間有木雕經函,上刻有古蘭經文,據說是明景泰兩年(1451)重建時設置的。
在杭州,自南宋以來,伊斯蘭文化也非常繁榮,以鳳凰寺旁邊的皇家道路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繁榮的穆斯林居民區。杭州鳳凰寺收藏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紀念碑是杭州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歷史見證。
解讀杭州鳳凰寺收藏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古碑,不僅可以進一步研究伊斯蘭教對杭州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影響,還可以重繪當時經濟社會發展與文化融合的情況。
經過數百年的歷史變遷,當年幸存的阿拉伯文墓碑只剩下這21方。鳳凰寺所藏的墓碑,石,雕刻線條非常精致,大部分墓碑尺寸相對較大。從墓碑銘文的內容來看,與泉州墓碑銘文相比,大部分墓碑銘文的內容只是墓主的名字和出生年份,再加上古蘭經或穆罕默德的圣訓鳳凰寺墓碑銘文相對較長,對墓主的生活有描述,也有大量的波斯詩,信息量更豐富。
這些墓碑還有一個有趣的特點:穆斯林風格,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但很多刻紋都是明顯的漢語風格。這一特征是有意義的,它告訴我們,全球化并不始于今天,早在700年前,它就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這是一種全球化,既保持了一定的共同認同,又寬容多樣。如今,全球化勢不可擋,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