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傳統村落-800多年的客家莊園
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有800多年的歷史,有30多座高堂華屋和21座祠堂,其中國家文物保護單位25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8個。這座被譽為客家莊園和民間故宮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農耕文明的活寶庫,也是農耕文明的活化石。古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默默訴說著歷史的厚重。
古稱河源洞的培田村。唐宋時期,大量中原漢人南遷避戰。他們中的一些人進入閩粵贛邊,逐漸與當地土著人融為一體,成為客家先民。元至正年間,培田吳姓一世祖吳八四郎隱販(長)汀、連(城),定居在宣河上籬村(后名上里,現為升星村),明成化時期改名培田。宋元間,林、曹、馬、謝、聶、賴、吳等人住在這里。直到清末,培田才成為吳的單一村莊。
古培田是連城及周邊地區通往汀州府的主要通道之一。由于交通便利,外界信息多樣,包括民居建筑藝術在內的培田文化豐富多彩。培田吳先民經歷了萬歷、清康乾、同光三個重要繁榮時期的大規模建設,形成了三縱五橫的路網民居布局。三縱居中的是千米商業街(今古街)。明清時期,有近30家沿街開設的客棧、轎子店、餐廳、酒館、茶館,是村里最繁華、最嘈雜的地方。
培田吳的祖先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重視生活環境的合理創造。結合獨特的山水形勢,宏觀規劃追求嚴格的系統,微觀處理追求細致。在培田,河源溪將三溪清水納入這里,就像一條從北、東、南三面環繞村莊的銀帶,形成了玉帶環珠的格局。千峰環野,三水匯村流是培田村格局的寫照。
培田傳統建筑吸收了北京四合院的結構、徽派建筑的形狀和江浙園林的風格,可分為住宅建筑、祠堂建筑、牌坊建筑、文化建筑、崇拜建筑、商業建筑等,其中大部分為住宅建筑和祠堂建筑。
培田九廳十八井民居建筑是客家人結合北方庭院建筑,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和自然地理特點,采用中軸線對稱布局,大廳與庭院相結合而建造的大型民居建筑。九廳是指門樓、下、中、上、樓上、樓下、左花、右花、后廳等九個前廳。十八井包括五井、五井、五井、五井、三井。
九和十八,常用來表達大多數詞。實際上,大廳和井并不局限于九和十八。大廳、井布局科學合理,各大廳各有功能。上廳供祭祀,族長議事,中廳接官議政,偏廳接客會友,樓廳藏書課子,廂房橫屋起居炊沐,家庭聚居,集政、經、居、教于一體。這種聚居、休閑、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既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血緣文化,又增強了客家人的親和力和安全感。
培田傳統的建筑裝飾主要是木雕、泥塑圖案和文字。圖片必須意味著,必須吉祥,主要以幸福、孝順、忠誠、繁榮、平安康泰為裝飾主題,常用植物、動物、器具、文化故事等圖案,通過諧音、隱喻、傳說等聲音或意義獲得一定的象征效果,維護培田吳祖先祈求吉祥,消除災難,追求更好的生活。
培田傳統的建筑裝飾技術包括木雕、磚雕、石雕、灰塑、油漆等,利用材料的特點,結合繪畫、書法、雕塑等藝術技術,反映建筑藝術的美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