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四川巴中古村古鎮。你去過多少?
四川,巴中,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位于大巴山系米倉山南麓。巴中建于東漢,北魏延昌建于巴州三年。這片土地上有許多古村落。讓我們來看看巴中最美麗的12個古鎮。你去過多少?
1、銅城寨村
銅城寨村位于恩陽區柳林鎮。該村形成于明代,位于柳林鋪,地勢為三寨圍一梁。大約有900年的歷史。前后兩寨,后寨為小寨。
寨頂巨型將軍石(人頭石)直立挺拔,奇峰秀秀。柳林鋪位于古道上。自古以來,從成都到閬中的古道石極路就經過人頭石胸。沿途商販來來往往,人興財發。石腳下有一個噴泉,可供數百人飲用。嘉慶23年,佛音堂(關帝廟)建在泉水邊。由于地處要道,張氏、王氏先人選擇善之地。后民居由少到多逐漸增多,隨后不斷發展,形成至今的建筑群。
根據杜氏家族的紀念碑,杜氏家族在明末居住在這個村莊。清乾隆王氏家族從湖南安化中梅村移民四川,四川祖先居住在銅城寨,世代繁衍,逐步建設和完善家庭文化。
銅城寨村有古街、銅城寨、香爐寨、觀帝廟、觀音廟、紅碑、靈水灣、古橋等風景名勝古跡。位于老街、銅城寨、小寨子、香爐寨、靈水灣等地。四條老街中間有青石板古道,兩側有人字水青瓦屋頂、土木結構、一層或二層建筑。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大廳的房子,以大廳的房子為中心或五個寬,一個進兩個或三個,每個家庭都相連,相當大。
2、梨園壩村
梨園壩村位于通江縣泥溪鄉西北部,距泥溪鎮政府3公里。梨園河從北向南穿過,流入大同河,兩岸有平石橋。被專家譽為川東北傳統村第一村和山深香格里拉。
梨園壩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民居建筑。現有58個穿斗木結構庭院,建在山上,散落在叢林綠樹中,其中明清建筑28棟。有馬氏宗族祠堂、劇院、扶風縣、古墓、古村落等文物。
如今,大多數住在梨園壩的人都是馬氏族。馬氏族人在這里住了500多年,民居建筑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小,是典型的川北民居,其簡約的格局最能體現原有的巴蜀風情。梨園壩村入口望去,只見壩內土地平坦,屋舍如此,交通繁忙,雞犬相聞,更有小橋流水,桑竹古樹之屬。壩北有數百畝梯級山坡,山溪、梯田、坡土、池渠,植被茂盛,如香格里拉般寧靜美麗。
3、界牌村
邊界品牌村位于巴中市巴州區大和鄉東部,位于巴中出境東門,米倉古道穿多公里。秦漢以來,這里是秦巴沖、秦蜀商道、米倉古道的主干道和古驛道。起初叫殺牛坪,后來叫沙回坪。
巴人自古以來就在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跡。古洞寨、象(老)石嵌、羅家洞、楊柏洞、楊家洞……屬早期古人巖居住地。楊柏洞石嵌長20多米,高度可丈余,深度不同,核心居住區深度(石穴)近5米。巖石懸崖上有人工開鑿的痕跡,柱、檁條、排水槽一應俱全,有100多個懸崖墓群(象人懸崖墓)。史載:象人在山谷人穴居野,死為石棺。懸崖間石洞遺跡可見。在界牌村委會大門上方的石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祖先曾經棲息過的洞穴。懸崖、古寨洞穴,都讓我們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界牌村具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和文化,是程家族的世界居住地。漢昌縣第一任漢昌長程和蜀國尚書程瓊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忠、勇、仁、義燦爛文化。界牌村民居建筑群與自然地理、風水古木、古道相得益彰。它們建在山上,散落在山上。建筑工藝精湛,虛實布局精美,鄰居類型多樣,規模宏偉,傳統村落特色鮮明。
4、龍門村
龍門村位于巴中市巴州區郊區,風景優美,地勢平坦,植被良好,古松柏翠綠,青岡樹遍野。龍門村因位于龍門山而得名。龍門山就像一條俯臥的龍,從山頂延伸到三江鎮的龍門灘,呼應了天馬山、回龍山、木魚山等一條河隔開的山。它是巴中海拔最高、風景最美的名山。
采龍門山的氣場,集龍門山的精華于一體。龍門村自元代以來,一直生活在山頂和半山腰,過著古老寧靜的群居生活。龍門村經過世代繁衍,逐漸形成了彭氏、晏氏、王氏、何氏、李氏等姓氏群居的客家村。世代繁衍的龍門村人民創造了獨特而輝煌的文化,留下了寶貴的文物和精神財富。具有地域特色的農業文化符號齊全,整體外觀獨特。
龍門村歷史悠久,明清時期保存著許多古建筑和遺跡。省級文化保護單位分布在字村,保存完好。龍門村非物質文化資源豐富,仍有皮影戲、民歌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白石寺村
通江縣文勝鄉白石寺村位于川東北腹地,位于月灘河月形河上寬緩的地方,河流從北向南貫穿全境。鹿鳴山西部的原始森林和東部高聳的大城寨是自然屏障。
白石寺村是歷史文化名村,歷史文化資源獨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白石寺、佛爾嶺石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碑坡古道等。白石寺村傳統村落特色鮮明,布局集中。幾乎所有的村莊建在斜坡上,穿過架梁和青瓦粉墻。
此外,白石寺民居特色鮮明,風格多為三合院、四合院,庭院相連,緊湊致密,隱藏在樹木和竹影之間,聚集成片,相當壯觀。
6、靈山村
靈山村位于巴中市巴州區棗林鎮西部,由陰靈山、獅子山、紅石筍、氈帽山、鍋口山、寫字巖、哨風山、跳馬臺、觀音井等山梁和平臺山組成。在古村落里,有許多名勝古跡,傳說和有趣的故事都很迷人,地形和地形都很現實。陰靈山的主峰和懸崖被切割,紅墻和黃瓦的寺廟像仙境一樣隱藏在松樹和柏樹中。
村里有13座寺廟,如明嘉靖時期的關帝廟,以及清末和民國時期占地100多畝的靈山場鎮。靈山村歷史文化悠久,現代書法石刻藝術精湛,包括歷史佛教文化、現代紅軍遺跡、中國第四大現代書法石碑林、省級民間非物質文化保護目錄中的春民間文化遺產。
7、黃桷村
黃覺村位于巴中市恩陽區,位于山間小平臺上,草灌植被翠綠,是生態宜居的地方。古樹參天,群山環繞。黃覺村不僅具有獨特的古村落空間格局,而且空間規模宜人。山-樹-街相得益彰,和諧宜居。
戲樓和關帝廟是黃覺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的。1892年,戲樓占地500平方米。劇院舞臺前沿刻有十二生肖木紋,形象靈動,栩栩如生。前后臺和左右兩側都是木墻,前后墻上刻著一部古劇《涼山伯與祝英臺》。關帝廟位于牌坊場上端,與劇院相呼應。當時著名的謝學士提倡建于清末明初,占地800平方米。整個寺廟都是瓦木結構。20世紀50年代改造后,保存良好。
8、老林村
老林村位于巴中市恩陽區關公鎮,位于緩坡平臺上。古村落東南兩側為踏泥橋河,是沿河兩岸灌溉農田的自然資源。白石巖山南北位于西部,是村莊的一大屏障。
謝家大院民居建筑作為老林古村落建筑的代表,重風水,結構嚴格,依山傍水,就地取材,由優秀的工匠制成,整體風格古樸典雅。整個住宅建筑朝南朝北,南高北低,是梯形踏道的三級穿流型。整個大廳以中間300多人的三個大廳為軸線,延伸到東西兩側。建筑風格為青瓦屋頂、歇山屋頂、斗木結構。從龍頭山俯瞰,整個村莊的建筑層次分明,錯落別致。
9、烏龍埡村
烏龍關村位于巴中市南江縣北極鄉東北部,四面環山,環境優美,土地肥沃。烏龍關村的人們世代生活在這里,過著天堂的生活。
烏龍關民居建筑選址注重風水,順應自然,不拘泥于形式,格局依山而勢,自然優雅。幾千年來,村民們依山建屋,便勢結村,留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穿斗結構房屋。民居特色突出,數量多,點面結合,分散,大多建于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具有典型的三庭院、四庭院、高腳建筑,保留了四川東北斗結構的民居風格,突出了農村特色和民間特色,具有突出的文化和保護價值。
10、恩陽古鎮
四川巴中市恩陽古鎮是四川東北巍峨的大巴山,依山傍水,懷抱千年古鎮。
歷史上,恩陽是川東北重要的水碼頭。水運相當發達。從南江到重慶,數百艘商船經常停靠在恩陽河岸,可見當時市場繁榮。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恩陽鎮常住人口1萬人,經常有3000多名商人來這里,大小商家150多家,鹽店19家,餐廳60多家,客棧、茶館、餐廳50多家,小販200多家,是川東北大巴山深處重要的物資配送中心。
恩陽古鎮仍保持著傳統的街道市場格局,古街巷間點綴著82棵古榕樹。分散、彎曲的街道市場空間和自然起伏的地形反映了古鎮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高低石階,統一的青石板路面,延伸墻門柜臺,屋檐低,繡花樓長,有效保護古街封閉街道生活,限制機動車等現代交通侵蝕,也更完整地保留了恩陽河港、洗衣臺、釣魚石、馬石、河后綠樹覆蓋青石路。
11、白衣古鎮
白衣古鎮建于秦漢,古柳州遺址,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城鎮。因為河邊有一條巨大的柳樹,巨大的手臂伸展,幾丈,行人可以直接到另一邊,所以柳州被命名為。
白白衣的名字,因為明末清初開始崇拜白衣觀音像,也因為一場自然災害,白衣在清光緒年間被燒毀,千年古鎮被燒毀,只有白衣觀音寺幸存下來,世人稱奇,所以命名為白衣秦漢以來,白衣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的歷史文化和文化環境孕育了幾代人才,尤其是清代文風之盛,在巴蜀聞名,在國內聞名。清代吳氏姓氏不透支。然而,三代人涌現出翰林2人、進士4人、舉人8人、增生、監生、林生、貢生30多人,朝代有440多名官員。
清代火災后,古鎮重建,取樣宮殿,使用兩河13年,籌集20萬銀,在全國調動熟練工匠,10年,建造了大型、非凡的六廟三宮和巨大的吳宮殿、寺廟、宏偉豪華的孝道拱門和魁星點,形成了獨特的古建筑。
置身古鎮,穿過寧靜深邃的青石街巷,感受她幽靜的魅力,追尋她遙遠的美麗影子,飛檐翹角的徽派建筑,壯觀的孝道牌樓,壯麗的烽火墻,雕梁畫棟的廢墟,都訴說著古鎮千年的滄桑與輝煌。
12、毛浴古鎮
毛浴古鎮位于巴中市通江縣北部。毛浴鎮老名龍舌鎮明末興場,位于雞頂山北部。扼縣東、縣北水陸交通要沖,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呈半島狀。清咸豐年間,根據這一特殊地形,改名為毛浴鎮。
古鎮自古以來就是水陸交通的主要道路,商人云集,非常繁榮,被譽為小重慶。建筑風格是典型的四川東北民居、磚木結構、紅墻、小青瓦屋頂,街道道路是綠色石板,具有極其豐富的地方特色和紅色歷史民間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