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上海七寶古鎮,體驗上海千年歷史文化
七寶古鎮位于上海閔行區中部,現為建制鎮,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七寶被譽為上海看浦東十年,上海看外灘百年,上海看七寶千年。
史料說:鎮上沒有舊名,緣寺命名,寺廟沒有別的重,因為鎮推重。張澤舍宅拓寺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給了七寶教寺一個額頭,因此七寶鎮正式命名。
晉代著名作家陸機、陸云,被稱為云間二陸。陸的后人曾在吳松江畔的陸寶山建家祠,初名陸寶院,后更名為陸寶庵。五代時,吳越王錢柳巡游駐庵,給金字蓮花一部電影說:這是一寶。因改名為七寶寺。后江嚙岸,位于蒲匯塘北部。宋初七寶里人張澤舍宅拓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給七寶寺。
當時的七寶教寺被稱為縣東第一剎。占地60畝,寺河6畝。整個寺廟被綠水環繞,紅墻琉瓦,晨鐘暮鼓,煙霧繚繞。風景非常美麗,吸引了方圓百里的人來到七寶教寺。因此,香客信徒和文人在這里燒香拜佛,吟詩畫畫,為七寶教寺的香火繁茂,人來人往,形成了人氣旺盛的局面。集鎮形態模式在七寶教寺外圍形成,元末明初七寶鎮發展到一定規模。當時七寶鎮居民復雜,商人并集,文儒輩出,蓋邑巨鎮。蒲匯塘兩岸地區以七寶教寺命名為七寶鎮。
自古以來,七寶古鎮就聚集了商人和文化。白天旗幟飄揚,夜晚燈火通明。經過兩年多的重建和改造,古鎮的景色再現了。南街形成了一條餐飲小吃街,匯集了七寶羊肉、方糕、海棠糕等傳統特產;北街是一條鄉村文化旅游購物街,展示了七寶剪紙、花籃等手工藝品。
七寶曾是古鎮七寶歷史上五教共融的集鎮。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這種五教共存在全國縣級或縣市級城鎮中很少見。明清以來,七寶從佛教開始,逐漸有了其他宗教。在七寶鎮這以在七寶鎮這個小地方發展,與七寶的經濟發展和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可以說,自五代以來近千年的七寶宗教史,其實是一部七寶史。
在上海,很多人談論七寶時,無一例外地會提到七寶蟋蟀。每年秋天來臨時,有人抓、養、買、賣、打架,規模越來越大,聲譽越來越遠。此外,七寶蟋蟀善于戰斗,贏多輸少,提高了七寶蟋蟀的價值。
蟋蟀文化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現象,是社會繁榮的體現。關于七寶蟋蟀的傳說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駐扎在松江。南方官員星夜開馬進貢了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良種蟋蟀。路過七寶時,馬失蹄倒地,進貢的蟋蟀都逃走了。從此,七寶留下了良種蟋蟀。不管這個傳說是否真實,至少證實了七寶蟋蟀確實很有名,集江南各地良種蟋蟀于一體。這個傳說為七寶的蟋蟀文化貼上了一層金子。一個地區最受歡迎的東西可以有相當大的影響,并且有一定的文化內容,這也顯示了這個地區的非凡。
蟋蟀坊、斗雞場、書畫坊、古戲臺、繡坊、糕坊、竹圓木坊、豆腐坊……在古鎮上,每個作坊都有一段歷史。
七寶古鎮說是古,其實只有一條老街算是古老。老街是南北走向,整條街只有兩三米寬,都鋪著石條。雨后的斜陽照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整條街都閃閃發光。幾百年的磨損留下了滄桑的痕跡。靜靜地講述著人間的變遷。街道兩旁都是門面小的小店,店與店之間都是木板隔開,很少看到磚墻隔開,這也許算是古色古香。就像撿起臺階,踏上木樓梯,聽著木樓梯發出輕微的聲音,就像聽到歷史呼著沉重的喘息聲。
當我來到蒲匯塘橋時,橋中間的圓拱上寫著蟑螂叫雨,聽劃船的聲音,柳樹掩著煙,看著風景如畫的橋聯。站在橋上,向東西兩側望去,我看到亭臺樓閣和水榭隱藏在垂柳之間。岸上有碼頭。偶爾,穿著藍色印花布的中國服裝的船夫會劃過劃船,這讓人聯想起來,無法控制自己。看著一排排的古鎮,江南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