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劃傳統村落,更好地發展?
傳統村莊的保護和發展規劃是傳統村莊所有工作的基礎。目前,空心化衰落、同質化發展、過度旅游甚至大規模拆遷建設等現象與缺乏科學有效的規劃密切相關。對于傳統村莊如此珍貴和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錯誤的規劃往往比沒有規劃更有害,錯誤的規劃往往誤導當地領導和同志。
傳統村莊往往集中在貧困地區和縣,不容易花很多錢來制定規劃。因此,規劃應注重最重要、最有用的工作,不需要進行復雜、冗長的研究和分析,但與實際工作無關。首先,當地資金有限,沒有必要無緣無故地增加規劃單位的投資。其次,過于復雜的規劃不利于突出重點,也不利于復制和傳播。
對于一些傳統村落數量較多的縣,鼓勵以縣為單位,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促進了系統的分類研究。對于已編制保護計劃的村莊,可以在現有村莊的基礎上發現個性和實際問題,解決個性問題,大大降低成本。
不要追求大而全、全而空的規劃。現有結果至少可以減少一半;對于規劃的執行者,只需要結論、控制要求和具體方法,不需要演繹過程,根據村民的需要快速準確地提煉要點和干貨,形成準確實用的結果。告訴基層人員和村民如何做,要有具體的做法,讓他們理解,便于實施。借鑒一些分析過程和相關案例,可作為附件。這樣既能減輕工作量,又能突出規劃編制的重點,還能減少編制資金。
規劃結果,盡量避免過于學術的表達,用村民的語言呈現主要的規劃內容,(如石路、格子窗、馬墻、葡萄柚樹、花鼓戲等關鍵要素告訴村民需要保護)。規劃結果可以簡化為易于記憶和理解的條款,納入村規則,更有利于村的保護和發展。
對傳統村落進行規劃。傳統的村保護發展規劃必須是針對村實際問題的規劃,是保護和發揚傳統文化的規劃,必須有針對性,不要把一些城市規劃、歷史街區規劃技術帶到傳統的村規劃中,不能有假規劃內容,必須針對農村的現實,用村民和基層可以理解語言,理解表達,告訴你該做什么,如何做。面對專業人士或行業部門的管理需求,而不是名城或歷史街區的保護規劃。
城市是區域管理,農村是分散管理。村民、村干部是規劃的實際執行者,往往關注具體對象,如建筑、街道、古樹、古井等,但規劃師往往劃定保護范圍,村需要保護對象數量有限,可以逐一指出,一般不多,完全直接表明保護對象更有利于保護。
目前的規劃主要停留在保護規劃層面,對具體的施工指導不夠重視。對村莊進行分類指導,采用圖形或表格式,提出不同層次的保護重點、原則和方法。當然,指南不能取代重要節點的設計,但它可以指導一般住房的建設方向,避免保護損害,村民和基層干部也可以理解。同時,指南可以大大減輕工作量,減少準備資金。
認真探索傳統村莊處理環境問題的傳統智慧,如鼓勵垃圾源處理、回收、少量垃圾運出村莊;保留村明渠排水,鼓勵使用傳統處理方法,適當更新技術,不提倡在村莊無原則安裝集中污水管道。
保留傳統村莊景觀的地方性,避免城市綠化。例如,鼓勵在房屋前后種植實用蔬菜、多用果樹和藤蔓植物進行綠化和美化,利用地方元素改善村莊環境。有效利用村內池塘、路邊、空地的景觀指導,多利用地方景觀,多利用地方元素改善環境,盡量保持原有的地方氛圍。
規劃應該有一定的突破。目前,有關部門對如何更好地保護和繼承傳統文化和遺產,如何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如何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村保護發展規劃必須跳出狹隘的規劃、文物保護或建筑、景觀專業思維,擺脫形式主義,積極探索新時代、新條件下的規劃方法、內容和手段。
空心化是當前傳統村莊面臨的最大問題。規劃需要根據當地情況采取措施,培養村莊的內生動力,積極推進宅基地分類和產權轉讓制度,振興農村公共空間,實現傳統和現代建筑空間的更新。規劃應在空心化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引進和留住人,研究其工業、使用價值、改善生活環境、交通等。
在規劃編制中,充分利用現代工具和數據手段,進一步明確傳統村莊的有價值內容數量,找到正確的位置,全面記錄,使家庭背景清晰,變化可追溯,及時補充,永遠記錄在案。
傳統的村莊規劃應與村莊布局、農村生活環境、土地利用規劃一致,特別是對山地、土地、住房、土地所有權、產權所有權等各種傳統村莊資源,實現科學協調有效的管理。
傳統的村莊保護規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規劃,而是行動計劃、工作計劃和建設指導,可以清楚地理解和實施相關職能部門、鄉鎮干部和村民。能夠整合各級力量,科學指導項目實施,具體指導村莊建設。
傳統的村莊保護和發展規劃是一件新事物,需要不斷豐富和改進,不斷更新和創造,以便更好地保護、繼承和發揚中國農業文明的最終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