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國寺是遼代最大的古剎縣
位于遼寧義縣的奉國寺,建于遼開泰九年(1020年),是千年古剎。奉國寺的建設,正是宋遼簽署禪淵之盟后的第16年,宋遼雙方經過修身養息,都進入了安樂承平的歲月。尤其是遼國,掌權50年的遼圣宗在位。他不僅把遼國帶入繁榮時期,還把佛教信仰推向了巔峰。奉國寺建成7年后,一度中斷的房山云居寺事業也在遼圣宗的推動下重啟。
如今,義縣奉國寺是一座宏偉的寺廟,除了山川遼闊的空間外,遼代只有這座大雄殿,其他建筑都是明清建造的。梁思成在1944年編寫的《中國建筑史》中稱贊其為千年國寶、無上國寶、罕見寶藏。奉國寺是遼代最大的佛殿。
事實上,日本學者首先注意到奉國寺的珍貴。伊東忠太、關野貞、竹島卓一、村田治郎、八木三郎等都對奉國寺進行了調查研究,主要成果是《滿洲義縣奉國寺大雄殿》和《遼金時代的建筑與佛像》。本文對大雄殿的建筑年齡、建筑平面、佛像、彩畫、建筑規模等進行了初步研究和測量,保存了84張奉國寺的物理照片,留下了詳細的記錄。
可以說,現存最偉大的三座遼代遺產是:一閣、一殿、一塔。分別為:薊縣獨樂寺觀音閣(984年)、義縣奉國寺大殿(1020年)、應縣佛宮寺釋迦牟尼塔(1056年)。在三座遼代建筑中,普通游客對另外兩座建筑了解更多。奉國寺大廳無疑是最神秘的。
奉國寺的大殿清涼幽暗。這是一座九開間大殿,單體建筑面積超過1800平方米。奉國寺大殿的等級是傳統佛教建筑中最高的。
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指出,唐代建筑可以稱之為豪華,宋代建筑的特點是醇厚,兩者都可以被視為中國建筑的最高水平。遼代建筑,從教師的起源來看,由于接受或征用后晉工匠,可以被視為唐風的直接傳記。
遼代建筑不僅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無限魅力,也代表了中國建筑的最高技術水平。此外,由于遼代在時間維度上與北宋同期,其建筑藝術外觀是研究唐宋建筑發展變化的關鍵環節。
殿內供奉過去七佛。是指在釋迦牟尼佛前成道的六佛,加上釋迦牟尼佛,合稱過期七佛。他們是:毗盧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留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據《義縣奉國寺紀略》等資料記載,中間的大佛是毗婆尸佛,但這一說法還有待商榷。由于清末在編寫奉國寺紀略時,相關歷史信息已大量缺失。在歷史上,七佛的信仰曾經非常繁榮,但現在人們很少理解。從目前全國各地作為佛教文物的七佛造像來看,有多種排列方式,但七佛依次排列為主流。七佛按照佛教對佛的傳統,應從右向左排列。也就是說,最右邊是毗婆尸佛,最左邊是釋迦牟尼佛。這樣,當你周七佛的時候,你可以按順序從右到左。如果按照中國傳統的昭穆制度排列,在毗婆尸佛居中,然后依次排列在兩側,釋迦牟尼佛也應該在大殿最西側。然而,當七佛按順序排列時,朝拜者在大殿內的行動路線會交叉,造成混亂。
無論佛陀的順序如何,過去的七佛更多地作為一個完整的群體向世界展示。在過去,七佛被記錄在佛教最古老的經典中。它們是南佛、漢佛、藏佛共同崇拜的對象,地位崇高。
在佛教歷史上,過去七佛的出現開啟了從一佛(釋迦牟尼佛)到千佛、萬佛的信仰,反映了佛教從小乘向大乘的發展趨勢。在佛教教理中,所有的佛都是一樣的,因為所有的佛都是一佛。同樣,過去七佛象征著所有的佛。
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臉頰略微右側,右手的和愿印恰如其分。他召喚的是未來的佛彌勒佛。彌勒坐在義縣北郊七公里外的萬佛堂,與奉國寺的七佛屬于同一個完整的敘事。
回顧古碑之間的七佛。這些已經進入涅盤的大覺悟者,他們期待的一切都實現了嗎?他們想告訴我們,我們聽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