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諾江鎮千佛巖摩崖造像
千佛崖位于通江縣諾江鎮千佛村。目前,有54個雕像洞穴,包括一座懸崖墓、3000多尊雕像、一座浮雕石塔、4個雕像標題和兩個重妝標題。它分布在高10米、寬53米的黃砂巖正面和右側的懸崖上,從西北向東南。洞穴前有清末民初修建的斗木結構、雙檐、歇山頂青瓦屋頂、四角微翹、2001年右側修建的巴壁洞穴前保護性建筑。石窟始建于唐代龍朔三年(公元663年),終于開元七年(公元719年)。有單層方形龕、雙層方形龕、外圓龕、屋形龕。高3.3米,寬3.7米,深2.2米,高0.2米,寬0.15米,深0.05米。以釋迦牟尼佛像、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為主,以力士、供養人、樂妓為伴像。6號社區側壁淺浮雕供養人。38號社區浮雕的七級寶塔非常精致。除了西安大雁塔門楣上的線條圖外,下檐人字形斗拱和直斗重疊使用。整個造像雕刻精美,造型豐滿,線條流暢,薄衣輕盈,堪稱瑰寶。
1956年,千佛崖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宣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幸的是,它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視為四舊,被人為破壞,部分頭像被破壞。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宣布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被取消。1996年9月,省政府重新宣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國務院批準并宣布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崖古名巴王廟《通江縣志》云:巴王廟有丁房雙闕對峙廟,高近2丈,上層觀……四周有許多列車馬人物。在闕上是雙屏,一扉微啟,有一半的美人站著,都極其巧妙,描繪漫滅,有漢丁房字可認。
據說東漢建安20年(公元215年),曹操破漢中張魯時,唐渠人李特的祖父李虎率500家丁歸降曹操。魏武帝拜李虎為將軍,封李慕為東羌獵將,李慕死后鑿洞為墓,埋于今千佛崖。晉太安兩年(公元303年),李特、李雄父子攻克成都,建立了成漢人政權。李特稱帝后回鄉祭祖,追曾祖李虎為巴郡公,祖父李慕為隴西襄王,開始在千佛崖周圍造像,故名巴王廟。
據說千佛崖是李慕的崖墓,高120厘米,深200厘米。漢闕現在不存在于墓前,無數像北魏那樣的小千佛仍然保存在墓門上。從這里可以看出,1700年前,圣人的石刻藝術水平很高。
露天造像多為初唐刻造,一般比較簡單,沒有華麗的裝飾圖案,佛像鼻高眼深,似乎沒有擺脫早期造像風格。第二個壁龕上刻著大唐乾封元年4月8日,廣納縣馬明府夫人□題刻一則。第四二比丘站像,菩薩兩眼俯視,面帶微笑,體態自然,落落大方。第六號龕是阿彌陀佛龕,其中一佛二菩薩,肩衣,雙手齊舉胸部,頸部三道紋,項圈,下腹穿絲綢。坐佛隆胸直身,下肢寬大。佛座為方圓座,披座式。菩薩站在圓座上,蓮花硬平。五排蓮莖圓座,上坐菩薩五十一身,姿態各異。佛座下正中博山爐,兩側兩蹲獅。在壁龕左側雕刻兩組浮雕供養人,是研究唐代服飾和風土人情的重要實物資料。右刻阿彌陀佛,大唐龍朔三年,年次桂亥元月辛亥朔建;林德二年,年次乙丑二月庚辰塑。塑佛觀音……三十多個陽刻隸篆相間的大字,大字下的碑文:五夫玄門至□非名……(以下文字風化),另一刻:邑宰羅通奉朝旨,下□□□,留三天,因成律詩刻石……(以下詩文無存)。
屋內的雕像是武周時期和盛唐時期的作品。
第十五號龕是彌勒佛龕。神龕里刻著佛像、二弟子、二菩薩和二力士雕像。與露天雕像的瘦削相反,彌勒佛身材豐滿、端莊、善良、生動,是武周時期的雕像風格。武后和父親一起駐扎在壁州。武則天參加朝政后,自稱彌勒下世,想當人間主。成為女王后,她規定佛教在道教之上,建造佛寺和佛龕,將佛教推向鼎盛時期。通江被命名為唐仙鄉。
第19號社區是外面的內圓拱社區。內社區高于外社區,形成一個罐子,上面是一個佛二弟子,兩個菩薩五尊佛。主佛桃形光,雙頜下垂,左手撫膝,右手舉起,腰部覆蓋蓮花座,底部為鋪地蓮花。弟子和菩薩在蓮花下鋪蓮花,花圈交叉腹部,絲綢下腹部,兩條腿,腰部稍微扭曲。武周的最后一年是大唐龍元年(公元705年)。
第二十二號社區是平頂附近的方形社區,高190厘米,寬127厘米,深154厘米。后部略高于前部16厘米。鑿一個罐子,上面有四個相似之處。正壁刻有二立菩薩,高150厘米。左右壁各一力士站在壇上,壇前各鑿四個供養人,按左男右女排列。左壁上方刻:父母和兒子的亡夫□愿觀音菩薩安心造觀音菩薩□□龕□身并得就□□”的題記。
二十六號龕,二騎象菩薩,前舒相坐。
二十七號龕,二觀音像,雕刻在圓拱尖楣壁龕中,底覆圓蓮座,左右壁二力士,下各三身供養人,男左女右,圓頭光,尖鋸齒紋。
二十九號龕,大方龕,敞口平頂。上千佛(三壁),中一尖拱圓龕,中刻佛二菩薩,上縫間露六頭,龕下垂直格子標題(文字已磨滅)。佛座:方座下三級,菩薩立在仰覆蓮座上。下三壁雕刻西方凈土變,正壁中部,肩衣,雙手舉胸,坐高方座,座前三獸,旁立二力士。佛旁立二弟子,二菩薩。佛高74厘米,座高53厘米,肩寬33厘米,弟子高44厘米,菩薩身高63厘米。
右壁變相下一個壁龕,中間是左舒相,雙頜下垂,平頂光,圓光,圓座下方座,牽右手。身邊各有祥云,云上藏十王。壁龕右壁有禪坐像,腳踏圓蓮,身高44厘米,壁龕高61厘米,寬30厘米。
千佛龕雕像和西方雕像臃腫、筆直、隆胸——當時在唐初。中西方略晚于千佛龕,藏十王與西方同時變化。千佛龕右側有一千個佛龕,中間有一個圓拱龕,一個佛陀和兩個菩薩。
第31號社區是釋迦牟尼社區。社區高330厘米,寬370厘米,深220厘米,佛像豐滿,背飾天龍八部,社區外兩側各供養,左跪,右站。佛座下刻了河中府西北門外的雷信夫婦等重妝的重妝標題。
河中府以位于黃河中游的山西永濟縣命名。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雷信夫婦從武后家鄉重新化妝。到目前為止,以石綠為主色的化妝痕跡仍然保留在佛龕上。
第35號社區,外面的內圓社區,外面的開放式拱頂,高173厘米,寬148厘米,深63厘米。內圓拱形社區的尖梁延伸到方形社區的頂部,平面靠近方形,頂壁略弧,高128厘米,寬115厘米,深71厘米。左壁標題:只有在開元7年6月1日,弟子王勛建造了釋迦牟尼佛,總體趨勢是菩薩和觀世音菩薩。佛陀證明,他們希望所有的生命都能長大。
王勛字伯玉,《舊唐書》有傳,天授初中進士,時任長安尉,武后召見他,問他的族家,他說:王皇后,臣姑也。武后不高興,武三思將他貶為臨川(今屬河南)縣長,宋靖輔政后召為御史,開元七年巡視壁州,造此龕。
第三十九號龕,外圓拱龕,外圓平頂敞口,高290厘米,寬295厘米,深100厘米。內龕為圓拱尖楣龕,馬蹄形平面,頂壁弧形。內龕是一個大壇,比外龕高50厘米,200厘米,寬246厘米,深104厘米。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九尊雕像刻在龕內。主佛坐在方座壇基前凹,成束腰疊澀,圓蓮頭光,外三同心圓,外火焰桃形光,雙頜下垂,內衣結,下擺覆蓋壇基中部,衣紋線刻,左手撫膝,右手舉起。佛高140厘米,座高15厘米,肩寬66厘米,膝寬96厘米,二弟子立于底覆蓮圓座,圓頭光。左弟子高125厘米,座高10厘米,肩寬36厘米,右肩。右弟子雙頜下垂,交領內衣,雙手合十。左壁內側有兩個菩薩,高130厘米,肩寬36厘米,頭飾火焰桃光,項圈、手臂、手鐲、花圈交叉在腹部,穿過腹部,腰部。右菩薩斜披腋,左手提瓶。左菩薩左手舉起,右手像圍巾。兩天王高114厘米,座高11厘米,肩寬37厘米,袖口像花一樣開闊,右天王雙手握劍。
外龕左壁刻有佛二弟子二菩薩,佛托缽。右壁下方標題:開元十二年太歲甲子三月辛丑朔……壁龕外的二力士把門高130厘米。
在35號和39號之間,有一座7層的浮雕寶塔,塔高370厘米,造型極其精致。這是西安大雁塔門楣石上唯一的例子?!吨袊ㄖ穼Υ嗽u價很高,稱它是研究唐代建筑極其重要的物理材料。
唐代,千佛崖上建有玉聲亭?!端拇ㄍㄖ尽吩?玉聲亭在玄妙的一面,唐推官鄭損《玉聲亭》詩云:世界上的泉石無價,更自然。漢佩聰早上下雨,秦風?!?/p>
千佛崖是成漢、唐代、武周皇室崇拜的地方。它是該省早期石窟藝術的優秀作品。它具有簡單、莊重、豐滿、圓潤、簡單的服裝和輕薄的服裝的藝術風格。北魏造型粗獷,熱情奔放;初唐豐滿健壯,優雅;武周衣飾貼身,比例勻稱,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七層浮雕寶塔造型極其精美,更是別具一格。20多幅雕像和碑刻為研究中國佛教史提供了極其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