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服的朝代特征和斷代
佛的衣服叫法衣,梵文Kasaya,法衣功德殊勝,凡有法衣所在,一切天龍善神都會給予守護。
法衣的特點:由剪過的長條布拼接而成;染色,不同于凡俗著裝。
壞色是不正常的顏色。以上兩點是為了區別于印度民俗服飾。印度民俗認為白色是高貴的,衣服不能切割和修復。
據《四分律》記載,佛,佛陀教阿難:過去諸佛穿衣如衣,得成佛道;將來諸佛也會衣服,得成佛道。為了解放人們穿的法服,不僅僅是佛教偶像僧侶穿的衣服那么簡單。法衣上的條紋格子就像萬頃良田。這是福田服裝稱號的起源,代表著生命的增長和佛教的利己利人。至于法衣穿多少層,用什么面料都有典故依據,就不細說了。
溯源
公元二世紀古印度貴霜王朝迦膩色伽一世時期的金幣上刻著佛像,是迄今為止傳世最早的佛像,可以清楚地識別出佛像穿著通肩大衣。
中國最早的佛像服飾特征來自古印度佛像風格。漢代東西方文化交流密切,大量佛經傳入中土,包括各種佛像圖案和造佛的僧侶工匠。這就是為什么早期的佛像具有明顯的異國特征。(佛教有三條路線,一條是通過絲綢之路,另一條是從海路到廣州,然后是山東半島,另一條是以四川為中心的西部路線。)當時佛像數量太少,可以確切知道時代也很少見。然而,漢代的佛像服飾與古印度的佛像服飾律典有許多不同。許多細節是自創的。主要原因是漢代的審美觀念和政治需要將其改革后的產物復雜化。本文不詳細描述。
1941年,一個陶搖錢樹座(高21.3厘米,藏在南京博物院)在四川彭山漢代崖墓發掘出土。陶座上有一尊坐佛、一束頭發、一個高肉髻、一件肩大衣、一角左手拿著大衣、右手抬起。它的基本形狀與甘陀羅的佛像非常相似。這尊佛像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佛像的代表(公元2-3世紀)。
漢地佛衣風格名稱
通肩式
這種服裝來自古印度的甘陀羅地區,這是中國最早興起的佛衣風格,也是漢魏晉朝唯一的風格。其特點是法衣的弧形領口,外套從頸部下垂到腿部,結構簡單,特點明顯。
袒右肩式
從左肩到右胸向后伸展右肩。
半披式
與右肩有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在于,右肩不是暴露的,而是覆蓋著法衣,所以被稱為半披。
褒衣博帶式
明顯受魏晉遺風影響的服飾,非常典型的本土化穿法,來源于文人大夫的著裝。東魏前后。
垂領式
類似于半披,但垂領佛衣的右肩法衣直接下垂到右手腕,完全包裹在右手臂上。視覺上感覺是直接用右臂拉下的法衣袖子。
雙領下垂式
這種款式更容易辨認,領口呈U形,垂在胸前,整體類似于通肩外套。
雙肩下垂
一些學者說,這種風格是兩件法衣的結合體,很難理解,但外部形象仍然很容易區分,右肩的一件法衣從背部落到右胸。
鉤紐式
這是中國工匠的原創風格,其實只是在前者服裝的基礎上加了鉤紐。
各朝代特征
十六國(公元304~公元439年)
十六國時期佛像數量較少,基本遵循前陀螺的風格,主要是通肩外套和半披式,大部分是小型金銅雕像,主要集中在山西、陜西和黃河流域。大型石窟雕像不多,在甘肅冰靈寺有一些保留。
a:這一時期的通肩外套印度風格非常明顯。
b:從甘肅冰靈寺為數不多的西秦半披佛衣來看,其實北魏早期和西秦的半披佛衣可以分為一類,細節上的一些差異就不討論了。
c:這一時期沒有發現其他風格。
北魏(386-557年)
作為南北朝的第一個北方王朝,北魏的雕像風格分為早期和晚期。早期的佛衣風格仍然受到印度甘陀羅的影響,主要是通肩外套和半披風格,少數有右肩和垂領風格,衣服線條厚,身體厚而強壯。北魏中晚期,統治階級開始倡導中國文化,佛像服裝也受到南方醫生的影響,形成了贊美風格,身材瘦,衣服寬松優雅,臉也開始美麗,這是骨雕像的起源,這種美麗的風格和早期雕像風格不同,像微風,思想遠。這種形態風格一直延續到東魏和西魏,這也是漢代佛像歷史上第一次特別典型的佛像本土化改造趨勢。此后進入北齊時代,開始受到印度古典風格的全面影響。
a:傳統的通肩大衣和半披式佛衣繼續延續甘陀羅的固有風格
b:褒衣博帶的風格首次出現在造像史上,并逐漸催生了中國人自己獨特的造像手法和形式。
c:懸掛衣服,這是佛坐桌子上掛下垂的專有名字,關于掛衣服,梁思成先生特別講述了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區別,大意是龍門掛衣服線整齊,折疊尖銳,密集,布局幾乎是左右對稱,是一種精煉故意的形式,云岡石窟掛衣服水平簡單、松散、對稱,是一種自然狀態。
東魏-西魏(534年)―550年)-(535年―556年)
自北魏分為東魏和西魏以來,雕像風格各自延續。同時,褒義博帶風格也發生了細節的變化。無論是青州還是葉城,東魏的身材基本上都很瘦,衣服的圖案也延續了北魏時期的標準。它只是開始在細節上減法,如腰帶的風格、袖子的內部處理等,但西魏麥積山地區的身材略圓,與整體線條趨勢相呼應,呈現出溫柔的態勢,懸衣的結構也處理得輕松自在,線條蜿蜒,這與龍門與葉城的銳氣大不相同。
a:東魏和西魏佛的整體形狀開始像圓形過渡,尤其是麥積山地區,不像北魏那樣典型的扁平化,呈現出柔和的趨勢。
b:褒義博帶繼續延續,但在細節上與北魏有所不同。例如,北魏的袖子和下擺更優雅,呈外撇的趨勢。東魏和西魏開始向內收集,直,右袖也出現在肩膀上。(關于北魏和東魏的區別,作者寫了一篇詳細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北齊(550-577年)
此時,北齊和北周各自服裝的演變差異化開始增加,這種差異化是由于東魏和西魏的義博帶對當地雕像的影響造成的。受馬圖拉和薩爾納特的影響,北齊北周的雕像圓潤飽滿,身材豐滿,線條柔和。這種內向的美是北齊時代的特點,它來自于古多王朝對宇宙和自己的理解,所以佛像的表情是內向的,沉思冥想。雖然北齊只有27年,但佛陀的服裝風格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此時,北魏時期的佛教服裝風格以新的面貌再次出現,如右肩、肩外套,也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風格,打開了造像史上最迷人、最宏偉的一章。
a:此時,寬松優雅的褒衣博帶式佛衣基本上不再被雙領下垂所取代。
b:敷達雙肩下垂佛衣首次出現,如響堂山。
c:受馬圖拉風格的影響,中國曹衣出水。
d:受薩爾納特的影響,出現了完全沒有著裝的緊身衣,沒有雕刻,只在領口和袖子上描繪了衣服的痕跡,有些甚至完全沒有描繪,通過后期的繪畫來展示衣服,事實上,也是薩爾納特肩外套的變體,也被稱為鹿園風格。我們看到古印度古代的佛像,佛身并不都是直立的,很多都呈現出略微傾斜的姿勢,肩膀又寬又窄,膝蓋有一條腿凸起,而不是雙腿并立的姿勢。
北齊時期的佛像很少有這樣的姿勢。他們幾乎都是直立的,身材更接近中原人,腰部也不如古多時代那么薄。生殖器部門的衣服完全處理成沒有性別的光滑,更像女性化。雙腿筆直,也有前凸的形狀,非常罕見,如青州龍興寺,只有一個,以后再也沒有出現過,這些微妙的細節表明工匠有選擇地吸收外部形狀,許多審美差異被中國審美取向同化。
e:北齊開始出現鉤紐佛衣,北魏東魏西魏沒有出現,唐宋后開始流行。這個細節在印度佛像中并沒有出現,因為印度要求鉤紐法衣穿肩膀,所以即使有鉤紐也被法衣覆蓋,國鉤紐幾乎暴露在左肩下垂到胸部,這是靈活法律規則的結果。
f:佛像在法界的出現是北齊時代獨特的佛衣制度。全身的法衣都用雕刻或繪畫的來表達佛陀的生活故事。這種形狀的佛衣很少見,以后也沒有出現過。
北周(557-581年)
北周取代西魏,也受到收藏風格的影響,佛的形狀和北齊相似,圓形豐滿,衣服開始緊(這是北齊北周的共同點),但北周佛衣雙領下垂,肩外套風格,繼承了馬圖拉風格的特點,沒有薩爾納特風格的佛衣,特別是完全裸體緊身衣,幾乎沒有,也沒有肩下垂的佛衣,這與北齊不同。
a:甘肅麥積山北周佛衣懸衣的處理開始注重張與放松,多與少,疏與密。
b:陜西北周佛衣比甘肅麥積山更厚重。
c:此時,通肩大衣與北魏的區別在于領口較小,較輕,靠近身體,凸顯身體線條。
隋(581-618年)
隋朝作為南北朝的終結者,更多的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造像風格。前北周北齊繼續延續前朝的遺風,無論是佛菩薩,都是如此。因此,青州風格、長安風格等各種地域風格應運而生。與佛像相比,佛衣更難區分。在唐朝和北朝之間,整體體型與北齊北周沒有太大區別。然而,此時,佛像開始注重本土化的表現,服裝圖案開始向現實化邁進。鉤紐式右肩式和雙肩式下垂式很流行,暴露的肌肉部分也開始有飽滿的趨勢。
a:衣紋比北朝更現實。
b:身材和穿著方式更加協調準確,圓潤飽滿開始顯現。
唐朝(618-907年)
唐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其所有的藝術風格都呈現出華麗、英雄的氣質,無論是繪畫、手工藝品、雕塑藝術、建筑藝術等,這次佛教服裝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時代品牌,如暴露面積增加、身體表達前所未有、腹部隆起、胸部肌肉強壯、現實主義等,唐朝飽滿不同于北齊的圓潤,唐代佛陀似乎是一個肌肉健美的健美運動員,而北齊的佛陀豐滿圓潤,但不突出肌肉。他是一個英俊的年輕人。肌肉經過總結提煉,外線光滑收斂。這就是微妙的區別。這種差異似乎很小,但背后是兩個時代的審美差異造成的,所以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兩個同樣的佛衣胸像,雖然只剩下半個胸部,也能快速區分唐朝和北齊。
自唐代以來,佛像的技術和表達風格已經完全本土化。雖然佛衣的款式大多來自印度,但只保留了一般的款式。衣服的密集處理、與身體的結合、衣服皺紋的立體表現甚至風格的創新都進行了新的改造,最終實現了一種盛世風范盛世風范。
a:流行的右肩式、半披式、通肩式、雙肩下垂式、鉤紐式繼續按地區流行,但身體的表現力可以通過衣服強烈感受到,這在包括宋朝在內的任何朝代都是前所未有的。
b:鹿野園式素身完全退出歷史舞臺,推測這種豐富柔軟的形象不適合強壯的身體,果斷被大唐拋棄。
c:與北齊不同的是,右肩的垂布將為胸部肌肉服務,突出隆起感,或在下垂前插入內部(這種形式在北齊從未出現過)。
d:與北齊相比,唐代服裝圖案的處理有一個微妙的區別。唐代注重身體的真實身體感,以及由法衣本身的材料感引起的服裝圖案的起伏和轉折所呈現的厚度和現實主義。北齊的服裝圖案更注重意向表現,優雅英俊,不注重法衣的材料
每個時代的佛像風格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同一件佛衣穿在不同時代的佛身上,會有各種各樣的變化。一方面,這種變化是風格本身的變化,更多的是佛身體本身的變化。以下是作者總結的關鍵詞。
根據時間線,本文講述了佛陀服飾的演變。這種變化與朝代有關,也與當時的外部因素、邊緣政治因素等有關。,而朝代的變化只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文章中有作者對不同時代佛衣的微妙差異化看法。這個不經意的小細節可能對準確的斷代有輔助作用,尤其是面對一個沒有佛頭和年齡的人。對于大多數不完整的雕像殘留物(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是非常實用的。即使偶爾出現錯誤,也不會偏離太遠。此外,佛陀的衣服涵蓋了很多內容,包括法衣的面料、染色的起源、縫制的方式、每種款式的穿著方式等,但作者的知識和精力有限,不敢對此進行混淆,以免誤導自己和他人,此外,如果本文的觀點存在謬誤,請糾正并交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