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縣奉國寺是遼代三大寺院之一
奉國寺位于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建于遼開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后名奉國寺。義縣奉國寺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
遼金元時期是奉國寺的全盛時期。到明清時期,只有大雄殿。清代,六角鐘亭、四角碑亭、無量殿、牌坊、山門、西宮禪院繼續建設。奉國寺是中國遼代現存的三大寺廟之一。它的標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最大的佛殿,擁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色佛像群。
奉國寺的主要建筑是大雄寺和整個寺廟,是遼金寺最典型的例子,具有唐代遺產風格和遼金寺的布局。其中,大雄寺是遼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11世紀中國建筑的最高水平。
天王殿
天王殿建于金代天眷三年(1141年),原名萬壽殿,后改為無量殿,清康熙49年(1710年)重建。2008年10月14日,根據漢傳寺的傳統格局,更名為天王殿。天王殿為單檐休息山頂,寬三間,深兩間,寬16.14米,深12.22米。
彌勒佛在天王殿中間供奉,,也被稱為未來的佛陀。根據天王持有的不同法器,南方持劍天王,舞劍生風;東方持琵琶天王,揉弦調音;北方持傘天王,遮風擋雨;西方持珠,龍(或蛇)天王,降伏歸順。四大天王持有的法器各取一個字,即風、調、雨、順。彌勒佛奉彌勒佛,又稱未來佛,彌勒佛背后是明萬歷31年敬請的神將韋陀菩薩。天王殿周圍墻上的壁畫描繪了釋迦牟尼從出生到涅盤的八個階段。
大雄殿
大雄殿是中國古代建筑中國最大的單層木結構寶殿的單層木結構建筑。大雄殿建在高3米的臺基上,五脊單檐廊式,寬9間,長48.2米,深5間,寬25.13米,高21米,建筑面積1829平方米,是佛教的頂級建筑,殿內主要供七尊大佛為原始遼代塑像,從東到西依次為迦葉佛(貴人佛、成就佛)、拘留孫佛(平安佛)、遺棄尸佛(健康佛)、毗婆尸佛(興業騰達佛、智慧佛)、毗舍浮佛(招運佛、發財佛)、拘留含牟尼佛(光明佛)、釋迦牟尼佛(佛教創始人)。毗婆尸佛在中間最高,合座高達9.5米。尤其是中間的毗婆尸佛最高,高達9.5米。佛釋迦牟尼因過去七佛并列而偏居其中,是佛教界獨一無二的。此外,每尊佛前左右各有一個相對而立的菩薩,高2.5米,共14尊。菩薩或仰或俯,或斜立或平視,兩腳踏蓮花一朵。寶相莊嚴,栩栩如生。
佛壇東西兩端,一尊塑天王像,高3.5米,拄著杵昂首挺胸,剛勁威武。更神奇的是,明代塑造的倒坐觀音在毗婆尸佛后面,保留了唐朝以前男像觀音的魅力
西方三圣殿
2008年10月10日,西方三圣殿更名為漢傳寺院的傳統格局。三圣殿長約20米,寬約14米。西方三圣暨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菩薩。西方三圣是佛教宣稱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尊神,由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菩薩組成。據《阿彌陀佛經》記載,阿彌陀佛有著不可思議的功德。如果所有的生物都在死亡時背誦他的名字,他會手里拿著蓮臺,帶領25位大菩薩去接他。觀音菩薩和大勢菩薩是25位菩薩的最后一位菩薩,也是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引領眾生的重要助手。
奉國寺是典型的漢代佛教寺廟布局,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位于北朝南,沿中軸線依次為外山門、內山門、牌坊、天王殿、大雄殿。大雄殿東側為財神殿、菩薩殿,西側為西方三圣殿、義縣出土文物展廳。1961年,奉國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宣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