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造一座傳世的古建筑?
中國古代建筑是一個持續、完整、相對獨立的發展體系。高臺、木結構、大屋頂的外觀形式和庭院組合模式從未停止過。這表明,在中國古代建筑發展的悠久歷史中,有一種持續的普通觀點或經驗的核心,決定了建筑的發展。
這些最早的工匠沒有組織,他們以服役的形式建造建筑。遇到大型建筑工程,一般都是臨時召集工匠,工興聚,工完散。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從事建筑的工匠逐漸形成了承接建筑工程的專業組織,稱為水木工程。
其中,墻面粉刷的泥工稱為水工;建造木結構和制作門窗的木工稱為木工。此外,還有石匠、竹匠等。這種以師徒、家庭和同鄉為主體的施工組織被稱為頭。清道光25年(1845年),第一次出現了文字記載的水木工程。記、泥工、鋸工、石工、竹工等。
大多數水木工作都沒有固定的工匠,也就是說,承包商承擔項目后,一方面承擔所有收入,另一方面臨時召集原來的街道或閑置在茶館橋上的工匠。這些工匠包括許多工種,稱為點工,一工一工。各種工匠的費用由水木作坊主作頭分配給各種工種的檔手,檔手下有小包頭。許多工匠可能需要不同工種的大型工程。
古建筑一般遵循木匠掌墨、開間桿、石匠根據棒桿尺寸鋪設基礎、泥匠砌筑墻體的施工方法。
大意是,當富人想蓋房子時,根據他們有多少建筑材料來決定房子的大小,然后選擇一個熟練的工匠,問他,我想蓋多少房子,需要多少材料,多少勞動力,多少錢。土壤、石頭、竹子、蘆葦等建筑材料在哪里可以得到。工匠回答說,哪里有木頭,哪里有石頭,需要勞動力、資金。然后主人聽了工匠的話,房子按時完成了。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好工人實際上是我們目前的項目經理。他獨自承擔設計、預算、施工組織等職能。
中國古代的建筑設計通常采用繪制圖案和制作模型的方法。在長期的實踐中,中國建筑工匠創造了一種三維圖法(類似于現代的軸測圖)來指導施工。漢代以后,制定建筑設計圖案和描述文件是大型建筑規劃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到10世紀中期,建筑圖紙已經達到了非常成熟的水平。
到了明代,我國的建筑設計體系已經相當完善,當時各種政府工程都是由官方專門的建筑設計機構——工部營房設計策劃的。清代進一步設立了算房和樣房兩個部門,負責工料預算和估價,負責繪制設計草圖和比例施工圖,制作模型。當時的模型是用硬紙做的,不僅表達了外觀,還拆開來顯示內部結構,直接為施工服務,稱為燙樣。
在施工成本方面,工料定額管理制度早已出臺。
清代的算房只注重工料的預算和估價。計算的依據是《施工規則》,相當于當前的施工定額。在規則中,不僅考慮了一般工種所需的工時和材料定額,還規定了一些特殊工種的算例和重量(規定了物體的標準尺寸和容量,以確定人力和動物力量的運輸成本)。從以上討論來看,中國古代建筑的結構特點和材料特點決定了其施工特點和人員組成,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施工模式。
在長期積累的過程中,建筑工程的設計也具有很強的中國傳統藝術特色。無論是圖案、模型還是熱樣品,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它是集實用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設計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