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書院-南寧最大的清代會館建筑
新會學院建于清朝乾隆初年,距今283年,位于解放路42號,是南寧最完整、最大的清代博物館建筑,見證了南寧商業繁榮,研究南寧甚至廣西、廣東、西南周邊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雖然新會書院的名字不如古代四大書院響亮,但它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與南寧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
新會書院,又稱合邑書院,不是南寧人,而是廣東新會員。前清時期,南寧商務相當繁榮,各省商務幫派齊聚一堂,設立了同鄉會館,作為商務、同鄉聚會、議事的活動場所。當時,學院位于南寧最熱鬧的商務交流場所。一方面,它方便來自廣東的富商聚會和討論,開展各種活動,另一方面,它可以陪伴年幼的孩子學習文本和識字。
新會學院不是傳統的學院建筑,而是晚清嶺南祠堂建筑,具有木石磚瓦結構。整體為吊梁式硬山頂磚木結構,分為前、中、后廳。寺廟與寺廟之間由天井隔開。后天井兩側設有走廊,布局嚴謹,采光充足。
民國21年(1932年),前殿因拓寬道路向后移動重建。屋頂脊瓦于1982年拆除,1987年重建。
中殿深14.5米,花崗石臺基比前殿高0.8米,臺階5級,石檐柱,吊梁式屋架,前面有卷棚。檁條梁之間有隔斷拱,結構緊密,雕刻精美。
后殿的結構與中殿基本相同。梁架上沒有斗拱,三面墻是砌成的。花崗巖平臺比中殿高0.9米,臺階為7級,兩側垂帶有抱鼓石。中殿與后殿兩側的走廊也采用石廊柱和琉璃瓦屋頂。整個學院的建筑布局緊湊,高低錯落,莊重典雅,嶺南古建筑風格輕盈美觀。
學院的搭配細節也有很多小想法。例如,為了防止竹子暴露在雨水中,巨大的木柱都由不同形狀的花崗巖底座支撐,如佛珠、棱角、聯形和波浪形;屋頂上明亮優雅的綠色琉璃瓦可以減輕建筑的重量感,使學院的外觀更輕;精湛的雕刻技藝隨處可見,無論是屋檐、斗拱還是走廊之間的朱漆屏幕,景觀、人物典故、趣味字刻生動立體。
經過兩次重建,新會學院不僅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成為永劇傳承基地和展覽中心,以常設展覽和周末表演相結合的方式展示傳統戲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