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江西學院文化保護的傳承和利用
江西省古代書院數量最多。與其他地區相比,江西古代著名書院數量最多,如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象山書院、白鷺洲書院、蓮溪書院、豫章書院、懷玉書院、東湖書院等。其中,白鹿洞書院是最著名的。幾千年后,它享有世界第一書院的美譽。
記者采訪了江西省學院研究會會長、江西師范大學教授胡青,圍繞江西省現有學院遺址及其保護利用情況。
江西是講學院的發源地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報》:請介紹江西學院的歷史。
胡青:中國具有教學功能的學院始于唐代。唐代,江西有羅山學院、桂巖學院、景星學院、李波學院、黃寮學院、東佳學院等10多所學院。其中,東佳學院由江州陳建立,陳為學院制定了詳細的規定。當代學者認為,這些規定是教學學院標準化的象征。因此,江西是講座學院的發源地之一。
五代時期,江西的書院數量仍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東佳、華林、雷塘三所被北宋作家楊毅稱為鼎鼎江東。
南宋時期,江西有許多學院。清代學者全祖望曾說過,南宋有白鹿洞學院、岳麓學院、象山學院、麗澤學院四大學院,江西四分之二。白鹿洞學院和象山學院是朱和陸九淵學校的基地,具有學術影響力。
元朝時期,江西學院仍處于全國前列。元代學院的特點是加強了官方學術。朝廷接管了宋代官辦的白鹿洞、鵝湖、象山、東湖等學院。其中一些學院是由當地學者主動向朝廷提出的,由朝廷派官員主教,并給予額外的領土。此外,江西學院的另一個特點是,私人講座無窮無盡,相當多的宋儒不想成為官員,而是隱居講座。
明代江西學院前所未有的繁榮仍然是國家學術中心之一。例如,吳和比在小阪學院的講座形式非常獨特。他經常在農田里用農具和學生們一起工作來討論知識。這種培養和閱讀的教學方法已經成為學院歷史上的一個美麗的討論。
明朝中期,王守仁和江右王門的學院活動也值得高度重視。王守仁經常把講座和事業結合在江西,在軍隊里講課。戰爭結束后,學院隨處可見。王守仁死后,江右王門的學者在江西大興學院。
清朝朝廷特別關注江西的書院,僅康熙年間,新建書院60多所,修復書院30多所。據統計,清代江西書院總數仍處于全國前列,清代部分著名書院得到保存、修繕和發展。地方官員非常重視學院,并選派了一些著名學者在學院任教。清代白鹿洞、鵝湖、白鷺洲等書院都經過多次修繕,廣放學田,規模擴大,院容新穎。
清末社會動蕩,西學涌入,學者們興奮不已,改革層出不窮。江西的學院和全國一樣,走上了重組的道路。1901年,豫章學院改為江西大學,各縣學院改為縣、公立或私立中學和小學。
主要書院遺址保存完好
請簡要介紹江西古代書院遺址的保護現狀。
胡青:據《中國書院辭典》統計,從唐代到清代,全國有7300多所學院,其中江西989所,居全國第一。同時,江西古代學院遺址的保留也是全國最多的。為了進一步了解學院遺址的現狀,我們調查了江西的一些學院遺址,如下。
一是保存完好的著名書院。它們大多獨立存在,形成自己的體系,如廬山白鹿洞書院、鉛山鵝湖書院、吉安白鷺洲書院、上饒信江書院、袁州昌黎書院等。白鹿洞學院享有世界學院第一的美譽。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廬山世界文化景觀主要景區,占地3000多畝,明清古建筑7000多平方米。經過800多年的風格和完整的格局,鵝湖書院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是位于村里的書院。比如樂安流坑村,被譽為千古一村,保留的文館是明末的大型書院。吉安美陂村被譽為廬陵文化第一村,保留了青源、明新、敬德、振翰等學院。燕山書院保留在遂川縣堆子前鎮井下村。經過300多年的保存,安義縣京臺村書院墨莊有教室、藏書養拙齋、游藝琴棋守城齋等。高安市新街鎮賈家村書院眾多,至今仍有明月軒書院、皖月軒書院、鶴鹿書院、文昌書院等。
三是位于現代學校或與學校相連的學院遺址。白鷺洲書院位于吉安贛江江心的白鷺洲之尾,保護最完好,與中學相連。宋代成立以來,一直延續到清末,累經修建,幾經易名,至今仍在辦學。九江同文學院是江西歷史上第一所教會學校。1870年,傳教士在城外土橋創辦了埠閬小學。1881年,他將小學遷至甘棠湖,擴建為九江同文學院。后來幾經改名,現在是九江二中,原同文學院教學樓還在用。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隨著時代的變遷,古代學院的教學功能已經被現代學校所取代。相當一部分學院失去教育功能后,建筑逐漸變成廢墟,或房屋頹廢,或廢墟斷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如果保護工作不到位,搶救不及時,許多學院將難以找到痕跡。
挖掘學院文化資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請簡要介紹江西省學院的保護措施和存在的問題。
胡青:江西學院文化遺產類型不同,功能不同。在學院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實踐中,大致形成了四種模式。
一是以白鹿洞學院、鵝湖學院為代表的綜合功能模式,集文物保護、講座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體。這些學院利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貼資金進行維護和保護。目前保存良好,有學院文化專項展覽室。由于歷史文化悠久,自然環境獨特,成為著名的文化旅游景點。作為廬山風景區的文化景點之一,白鹿洞書院自對外開放以來,游客人數和門票收入逐年增加。近年來,白鹿洞學院舉辦了各種培訓班,建設了漢學教育基地,逐漸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實踐基地。書院還定期向中小學開放,供教師和學生免費參觀、考察、學習。白鹿洞學院還與省內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定期舉辦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出版研究成果,不斷提高其影響力。
二是以瀲江書院、龍江書院、疊山書院為代表,以紀念功能為主的模式。歷史上,這些學院見證了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價值巨大。目前江西修復的很多書院都屬于這類。例如,連江書院和龍江書院不僅是古代書院,而且在紅色革命史上也經歷過重大事件。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疊山書院位于江西省益陽縣,是為紀念南宋著名的抗元志士、杰出詩人謝疊山而建的。這些書院保存完好,內設歷史展廳,向社會各界開放。
三是繼承以白鷺洲中學、貴溪一中、贛州一中為代表的學校教育功能模式。江西很多中小學可以追溯到古代書院。比如貴溪一中建在象山書院的徐巖舊址,贛州一中在贛州蓮溪書院,九江二中在九江同文書院,南昌十八中在南昌豫章書院。這些學校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走出特色辦學與保護相結合的道路。
以遂川燕山書院、樂安流坑文館、安義古村墨莊為代表,以參觀功能為主。這些書院往往是古村落的文化核心,與其他建筑相得益彰。比如樂安流坑村,除了書院,村里還有很多文化建筑,比如狀元樓、翰林樓、五桂坊遺址。他們與學院共同展示了崇文重教、學校眾多、科舉繁榮的景象。這些學院已成為古村落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江西還有大量廢棄的學院遺址。今天,如何為修復后的學院找到與現實社會的契合點,使其在繼承文化和服務現實的維度上一致?如何保護、修復和利用尚未修復的學院,使其做出更大的文化貢獻?如何挖掘和利用學院文化教育資源為現代教育服務?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加強學院遺址的保護利用
《中國社會科學報》:請結合您的研究,談談您對學院遺址保護和利用的建議。
胡青:為了保護和利用學院,我們應該考慮經濟效益,但也要考慮讓這些遺址滿足社會文化教育的需要,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和學院遺址所在地的文化內涵,促進文化建設。
為此,我認為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合作機制。首先,對學院文化教育資源進行更深入的普查,采取強有力的行政法律干預措施,堅決制止和杜絕拆除學院遺址。其次,可編制省、市甚至縣級學院文化教育資源保護利用規劃。完善管理和運行機制,明確各有關部門和主責任人的權利和責任,促進學院成為當地文物保護單位。吸引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學院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建設。此外,還應增加資金投入,形成多渠道資金籌集機制。
其二,開啟書院宣傳新模式,打造書院文化品牌。建議早日開啟“互聯網+在新媒體的幫助下,學院的新模式擴大了學院的宣傳渠道。同時,加強現有學院遺址展覽的文化內涵建設,更好地結合學院的歷史、人物、傳統和特點,更好地反映學院的歷史和精神。
三是結合學院文化資源,建立新的村民學院位于遺址位于農村,文化信息豐富,場地寬敞,非常適合當地文化教育中心,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村民學院。村民學院可以依靠農村小學或教學點和農村圖書館的現有資源,為村民提供報紙、雜志、繪畫、報紙和書籍;配備計算機,指導村民在線學習;組織村文化活動等。依托農村小學教師,村民學院組織者可以凝聚一村一大學生工程畢業生、農村醫務工作者、縣鄉中小學教師、干部、企業經營者、技術人員的力量。今天的信息社會,上述人員本身既是教育者,也是學習資源的組織者,通過網絡為村民提供教育資源,使學院遺址在村民文化教育中煥發活力。
四是優化學院文化旅游安排,擴大學院文化輻射范圍。建議整合省級學院文化資源,建立學院間的合作聯系機制。根據現有學院旅游景點的布局,以白鹿洞學院、鵝湖學院、白鷺洲學院為支撐點,設計科學合理的學院文化旅游精品路線。可設計多條集觀光、閱讀、教學、繪畫、休養、考古、觀賞為一體的學院旅游線路,讓人們在這里學習、修身養心、徜徉山水、陶冶情操。還快學院文化旅游配套設施建設,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同時,將學院的文化因素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古村落的保護中。學院遺址的庭院、建筑、碑文和對聯可以成為古村落的風景線,促進農村旅游的發展。村民也可以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
五是加強文博單位與當地學校的互動,促進研究創新,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當地學校可以與學院共同建設學院講堂和研究基地,借鑒學院的教育經驗,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學院也可以借此機會增加人氣,獲得更高的社會聲譽。學院文博單位與學校的密切互動,當然要以研究為基礎。通過政策支持,主管部門可以為各學院文物保護單位配備專職研究人員;為學院研究設立專題,提高學術水平。此外,通過政策支持,可以為學校師生的研究創造條件,幫助他們參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