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馬氏莊園的建筑結構布局
馬氏莊園位于江村西江村,河南省安陽西21公里,是清末兩廣巡撫馬丕瑤的故居。其地北靠壽安山,南靠珠泉河,西靠巍峨太行,東連華北平原,映在山川之間,特別美觀。
馬氏莊園建于清光緒六年(1880年),工程持續40多年,主要建筑基本完整。建筑群主要由北、中、南三區組成,共分六路。北區一路建有兩個四合院;三區中區規模最大,約占整個莊園的三分之二。它位于南街以北,北朝南。有158棟建筑。中西三路是居民區。每條路前后都有四個庭院,每條中軸線上都有九扇門,俗稱九扇門照片。東一路是馬氏家廟,前后兩個四合院;南區一路,軸線上也有九門相照圖案,前后由四個四合院組成。在中央建筑的東、西、南三側,各建一排配房環衛。三區建筑形式主要有廳、堂、樓、廊、房、門等,共308間。現有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附屬建筑包括馬氏義莊、文昌閣、馬廄、倉庫、柴草庫、馬氏祠堂、北、中、南三個花園,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整個莊園設計合理,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左右對稱,前低后高,分散宏偉,被譽為中州唯一的大型封建官僚。是清代為數不多的典型官員之一。四合院,斗折廊回,古樸大氣,嚴肅規整。北京四合院合院寬敞明亮的建筑風格,又有中原五脊六獸、九門相照的獨特建筑藝術。結合各種建筑風格,展現了清末民初建筑藝術的深厚魅力。
馬氏莊園·九門相照
三區中區規模最大,約占整個莊園的三分之二。它位于南街以北,也朝南。有158棟建筑,由家廟一路和住宅三路組成。其中,家廟東、住宅區西、四路建筑各有系統,相互呼應。
寺廟正門下層有三個拱門,上面有五個讀書樓。頭進四合院東西廂房各五間,曰“東塾”、“西塾”。正房過廳五間,懸山頂式,前后帶廊,高臺基,叫燕翼堂;后院廂房各三間,東為遺衣所,西為藏祭所。五間正殿,高大宏偉,名叫聿修堂,即享堂。前建月臺。其規格和布局嚴格按照清光緒年間制定的《清會典》規定建造。建于光緒六年(1880年)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
馬氏莊園·聿修堂
住宅三路的建筑形式和格局相似。均南開正門,由四個四合院組成,前庭后廳,左右對稱,由南向北,逐步抬高。中路大門高大宏偉,而東西正門則券門,西路大門內有屏門。中路只有兩門,內置屏門。后院不同:西路主房為五間平房,中路、東路主房為五棟樓,東路東廂為三棟樓。中路高,東路次之,西路次之。在施工時間上,西路建于光緒九年(1883年),中路建于光緒十三年(1887年),東路建于光緒十五年(1889年)。馬氏兄弟分居,東路歸長子馬吉森所有,西路歸四子馬吉樞所有。
南區與中區隔街相望,原設計為三路,其中東路建于民國十三年(1924年),而中西二路只建大門及臨街房,后來由于時局變化,尚未建成。
南區東路座南向北,也是九門相照,前后有四個四合院。其中,頭進院和三進院較小,分別建兩三門。門兩側有兩個走廊房間,東西廂房有三個房間;第二個入院和第四個入院都很大,主房七個,東西廂房五個。
南區的建筑規模和規格明顯高于中北兩區,這不僅體現在建筑體積的增加和門的增加上,也體現在精美的石、磚、木雕建筑物的廣泛使用上。原因是南區建于民國時期,不再受封建社會的各種規定和限制。當馬的四兄弟分開時,他們被分配給第三個馬吉梅。
莊園建筑均為磚木結構,灰色瓷磚覆蓋屋頂。屋頂多為硬山頂,懸掛山和平頂。其建筑特點不僅具有北京傳統庭院的特點,還具有中原地方民間建筑的特點,還具有山西雕刻藝術的特點。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無論主房間,大多數房間都有前廊,有些前后有走廊,形成走廊,庭院相連,特別是在雨雪天,容易行走。
馬氏莊園大門
在馬氏莊園大門外的東西券門上方,有兩塊匾額高高地掛著:懲怨窒欲。懲怨窒欲,源于《易經》第四十一卦損卦:象說,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怨窒欲。懲怨是指消除憤怒,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窒息就是抑制無限欲望,清心寡欲,無欲則剛。牌匾旨在警告馬氏后人,不要強求,不要奢求,冷漠。
與懲怨窒息牌匾相比,是致虛守靜牌匾。致虛守靜這個詞來源于老子的《道德經》:致虛極和守靜。致虛極是為了消除雜念和污染,空而明朗。守靜是指守平靜的心,安靜而遙遠。
北區位于中街路北,北朝南,前后有兩個四合院,后院各建一個跨院,稱為亞元扁宅。大多是硬山頂式建筑,原來是馬丕瑤祖上的老房子。馬氏四兄弟分家時,分給了次子馬吉樟。民國初年,馬吉樟任袁世凱總統府內史期間進行了翻修改造。進士第牌匾掛在馬氏莊園北區大門正上方。馬丕瑤同治年間考中進士,官方為他做了這塊匾額。右邊的大總裁是指科舉期間的考官,以下是他們的官職和姓名。左邊是馬丕瑤的科學考試成績。他在宮廷考試中的成績是第三名和第二十名。朝廷考試的成績是第三名和第十七名(清代新科進士出身后,他仍然參加朝廷考試,特別派朝廷大臣閱卷,因此被稱為朝廷考試)。
綠色比藍色好。第二塊牌匾太史第一是馬丕瑤的第二個兒子馬吉樟的科學考試成績和官職。他的宮殿考試成績是第二甲第37名。他來自金石,在朝鮮考試中獲得第二名和第七名。他被授予(翰林院)編輯和國家歷史博物館協助。
當你進入莊園的大門時,你首先可以看到馬家儀的大門。在古代,儀門是文官和將軍下車的地方,也是來訪者端身正儀的地方。當你抬起眼睛時,你可以看到牌匾整潔而嚴肅,這是由清末軍機大臣和戶部尚書閻敬明寫的。這意味著在家里,你應該先穿干凈整潔的衣服,庭院應該干凈整潔;其次,你應該公平、嚴謹、細致地處理事情;三是贊揚莊園布局整潔有序。
門額正上方的牌匾干凈明亮,為左宗棠題寫,稱贊馬丕瑤為官。以下是馬氏家規家庭占卜全文。
馬家以《易經》第三十七卦家庭占卜為家規,大意是:女主內外,長幼有序,不失法度,全家誠實莊重,各司其職。馬丕瑤從小就受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影響
馬家儀門(中區中路一落)
轉過屏門,進入中區二進院落,中區三區規模最大,約占整個莊園的三分之二。它位于南街以北,北朝南。有158棟建筑,由家廟一路和住宅三路組成。其中,家廟東、住宅區西、四路建筑各有系統,左右相互呼應。你可以看到屏幕門后面的堅固牌匾和一對整潔的楷書對聯: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底層;生命中最罕見的兄弟對聯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孝順父母是我們的責任;第二,馬丕瑤一直把人民當作衣食父母,這也反映了他對公務員的強烈感情。下聯在表達兄弟之間的深情。
往里走,來到中區中路二進院正堂和信堂。進入和信堂室內,迎面可見一對端莊的對聯:
不愛錢,不徇私舞弊,我這里空無一人
憑國法,憑天理,為什么要彎彎曲曲?
這是馬丕瑤上任山西省平陸縣知縣時寫的一對對聯。因為他的第一個官職是平陸縣知縣,在他以后的官職生涯中,他總是帶著這對對聯掛在客廳上,告訴那些來來往往的人,我不愛錢,也不偏袒自己,但我應該按照國法和天理辦事。對聯反映了馬丕瑤一生的官方方式。
再往里走是中區中路的四個庭院,前廳是修身堂,是莊園主人馬丕瑤居家時居住的地方。兩邊都有一對隸書對聯:一等人忠臣孝子;馬丕瑤要求自己和教育子孫后代,在朝鮮當官忠于國家,在家孝敬父母。不要忘記耕作和閱讀的基礎。
馬丕瑤的孩子遵守家規,頗有成就。長子馬吉森,誠信經營,工業救國,開創河南民族產業先例;次子馬吉樟,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史博物館協修、會典博物館總校、湖北省檢察使等職。,為官愛民如子,執政教育救國;三子馬吉梅居住在山東候補知府;四子馬吉樞懸壺濟世,妙手回春,被稱為馬大善人;她的女馬青霞是辛亥革命的女主角,享有南秋金北青霞的美譽;孫馬載曾被選到美國留學,攻讀采礦專業,回國后致力于中國的礦業教育。
在這里,看完了中區中路的四個庭院。沿著四進院北走廊左轉進入馬氏莊園區西路。西路有馬丕瑤四子馬吉樞的故居養正堂。雙方的對聯是:靜以修身節儉以養性;進則堅行則友賢上聯是指穩定寧靜,清心寡欲,修身養性。下聯是指在家里尊重父母,言語卑微,態度恭順,堅守孝道;在外交朋友中結交誠實、慷慨、博學的朋友。這副對聯可以說是馬吉樞一生的真實寫照。馬吉樞在家種田,深知醫術,常年免費行醫治病,但我過著節儉的生活。
養正堂(中西路四進院落)
南穿過大廳,進入莊園中區西路三院。院子里有兩棵樹,當地人稱之為龍槐。這棵彎彎曲曲的樹叫葛花樹,也叫紫藤。它是一種生長在南方的樹種,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筆直的是一棵百年國槐。這兩棵樹依偎了一百多年。
看完中區西路,沿著莊園南走廊向東走,一進院,就來到中區東路。
兩邊廊柱有一對對聯:青松秀鄂以其壽,白雪氣質在哪里?這對對對聯是清代大學士日本人的問題。意思是:青松的價值是因為它能承受炎熱和寒冷,并持續很長時間。白雪的高貴體現在天生的寧靜和無私。詩意蘊含著馬丕瑤為官的人生風范精神。
謙益堂(中區東路一進院)
往里走,四進院的德有鄰堂是馬丕瑤長子馬吉森的故居。光緒重建30年,整個房間布局寬敞。樓上是藏寶閣,一樓是主人住的地方,和父親馬丕瑤的房間很像。
德有鄰一詞來自《論語》。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旨在教育后人,為政以德,為人以德。
旁邊的東廂房思無邪屋是馬丕瑤女兒馬青霞晚年居住的刺繡樓。思無邪來自《論語》。孔子說:詩三百,一句話,說思無邪,意思是做人要純潔,不要有歪念邪欲。
東廂房思無邪宅
在這里,參觀了馬氏莊園中區的三路建筑群。沿著莊園東西巷道右轉,進入馬氏家廟建筑群。馬氏家廟有兩個大庭院。首先,進入馬氏家廟二院。玉秀堂是馬家祭祖的地方。四根走廊柱上刻著兩對對聯,一對是:
不徒跪拜趨絆,要體先志守先規則,尊宗尊祖;
不富貴貧賤,能做好人行好事就是孝子賢孫。
也就是說,祭祖的時候,不能只跪著,要遵守祖先的規則,這是對祖先的尊重;無論是富是窮,只要你是無辜的,做好事就是馬家的孝子賢孫。馬丕瑤要求子孫們不僅要注意外在行為的三磕九拜,還要注意思想上的意圖和行為上的行是對祖先最大的尊重。
另一對是:致愛則存致則;不辱其身不羞其親。
這對對夫婦的意思是,能夠真誠、誠實、值得信賴,是生活的基礎;不要機會主義,羞辱自己,不要讓祖先感到羞恥。這對夫婦展示了馬家族的真誠和思想。
往南走,還能看見一座家廟——“讀書樓”。翁同福題為讀書樓三個字。樓上四根廊柱上刻著兩對對聯。一副是有錢莫喜考武,窮也要讀書,一副是讀文道君親師,立德仁義禮智信。從這些對聯中不難看出馬家厚重的儒家風格。寺廟正門下層有三個拱門,上面有五個讀書樓。四合院東西廂房各五間,稱為東學、西學。正房過廳五間,懸山頂式,前后帶廊,高臺基,叫燕翼堂;后院廂房各三間,東為遺衣所,西為藏祭所。五間正殿,高大宏偉,名叫聿修堂,即享堂。前建月臺。其規格和布局嚴格按照清光緒年間制定的《清會典》規定建造。建于光緒六年(1880年)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
中區家廟 “讀書樓”
當你走出寺廟,穿過內街向南,你可以看到南門。南區與中區隔街相望,原設計為三路,其中東路建于民國十三年(1924年),而中西二路只建大門和臨街房,但由于時局的變化,尚未建成。
南區東路座南向北,也是九門相照,前后有四個四合院。其中,頭進院和三進院較小,分別建兩三門。門兩側有兩個走廊房間,東西廂房有三個房間;第二個入院和第四個入院都很大,主房七個,東西廂房五個。
南區的建筑規模和規格明顯高于中北兩區,這不僅體現在建筑體積的增加和門的增加上,也體現在精美的石、磚、木雕建筑物的廣泛使用上。原因是南區建于民國時期,不再受封建社會的各種規定和限制。當馬的四兄弟分開時,他們被分配給第三個馬吉梅。
往里走,迎面三門門額上有兩個大字敦品,兩邊有一對對聯:世事如棋,讓一步不虧我;心田如海,納百川見容人
這副楹聯的意思是說,處事如下棋,讓一步不算吃虧;心胸似大海,能容人方顯雅量。人間百態,吃虧是福,不與人斤斤計較,禮讓他人,猶如寬廣無垠的大海,容納百川溪流,方顯馬氏家族為人處世的大氣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