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民居建筑-朝鮮火炕上的溫暖
朝鮮族的名字特別指中國少數民族朝鮮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中國人,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之一。朝鮮族最大的居住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位于中國、俄羅斯和朝鮮之間的交界處。它與俄羅斯的沿海邊境接壤,南邊的圖們江毗鄰朝鮮咸北路和兩條河流,毗鄰日本海和韓國和日本。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屬于長白山丘陵地區,群山巍峨,峽谷深邃。受當地自然地理環境和朝鮮風俗文化習慣的影響,形成了當地特殊的生活習慣和朝鮮民居建筑特色。
傳統的朝鮮住宅非常獨特,通常建在沿山的平坦河流地區。朝鮮民居外觀非常美觀,屋頂坡度緩和,兩端像鶴一樣翹曲,中間像船一樣平行。屋頂上所有的線和表面都是柔和的曲線和曲面。屋頂很短,沒有高陡的感覺,整個建筑穩定地坐在低矮而平坦的石臺基礎上,具有明顯的民族習俗特征。
朝鮮民居的結構主要有單排和雙排。單排結構的房間排列為月字結構,房間之間只有橫向間壁,沒有縱向間壁。雙排結構稱為雙缸,房間排列為使用字結構,房間之間有橫向間壁和縱向間壁。歷史上,朝鮮人深受男女不同觀念的影響。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的房間,所以無論單排和雙排結構如何,許多房間都會分開。
房子正面朝陽,依山傍水,大部分面向南、東南、西南,有庭院。房子多為土木結構的草房或瓦房,屋頂多為四面斜坡,主房間為大人字形,兩翼斜坡較小,覆蓋有谷草或灰瓦。房子很多,除了灶臺、牛房、堆房等房間,其他都是客廳。
房屋的門窗不分,房間與屋外、房間與房間之間都以滑動拉門隔開,拉即是通行的門,關則是窗或間隔,所以屋內敞亮,通風良好,出入方便。房屋取暖用稱為“溫突兒邦”(意為溫石炕)的火炕。在廚房鍋灶燒火,其熱氣和濃煙通過炕下通道出至戶外,使整個炕面溫熱。
爐坑下沉在地下,底部低于地面,上部有蓋板,蓋板與鍋、炕形成平面。據說這個爐坑既容易燃燒,又衛生。炕非常適合東北冬冷夏涼的氣候和朝鮮傳統的生活方式。
在過去,朝鮮人通常不使用椅子和床,桌子和桌子都是短腿的短桌子,不需要放在一邊。炕可用于睡眠、用餐或其他活動。這是朝鮮傳統住宅的特點。
朝鮮人以炕為中心生活。男人通常盤腿坐著,而女人通常跪在地上,所以他們的衣服大多是寬松的。朝鮮人通常喜歡白表現出喜歡干凈和簡單的特點,所以被稱為白色民族。
如今,傳統的朝鮮住宅在城市中很少見,農村地區的內部裝飾也發生了變化。然而,朝鮮農村和城市的一些家庭仍然保持著溫突兒邦。在朝鮮住房習俗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良好的鄰里關系。他們特別重視鄰里之間的和諧互助。
朝鮮族-青瓦白墻特色建筑,受漢族文化影響深遠,住宅建筑與漢族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為了滿足民族生活習慣的要求,也有自己的特點。